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抗疫“夫妻兵” 最美“逆行者”
在巴彦抗疫一线,他们并肩作战,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文章字数:938
  ■范月秋 本报记者 罗彦坤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有选择无畏。连日来,在巴彦抗疫一线,涌现出不少“夫妻兵”,他们化身“大白”,携手逆行,并肩作战,以家庭为单位汇聚微光,凭借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你下沉到社区,我在卡点执勤”
  巴彦县司法局的崔美奇是一名下沉社区的包保干部,从疫情防控指令下达的那一刻起,她就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网格”,负担起社区百余户居民的防控保障工作,公共区域消杀、运送生活物资上门,样样少不了她。几天下来,她已经成为全组公认的“女汉子”。
  崔美奇刚新婚不久,丈夫迟敬川是巴彦县交警大队的一名交警,他执勤的卡点就在妻子包保小区外的路口,直线距离还不到100米。可就是这个距离,夫妻俩只能遥遥相望,难得见面。
  崔美奇负责的包保小区实行封控管理,两个人每天见面的机会,只有隔着大门取盒饭那一瞬,连说句话的工夫都没有,更多时候二人只是隔着栅栏挥挥手。
  崔美奇表示,丈夫以前也总执勤,在家的时间其实不多,但这次不同,她自己也参与了站岗,一个门里一个门外,没有语言,只有眼神的交流。不过,胜利的日子不远了,为了期盼中的团聚,他们必须坚守到站完最后一班岗。
  放下心中小家,隔空并肩作战
  刘可和王钰莹是一对“90后”小夫妻,一个在西集镇政府工作,一个在兴隆镇政府工作。9月21日清晨,接到单位紧急通知,两个人匆匆告别,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并化身“大白”进入包保小区,为全员核酸检测服务。
  紧张的工作节奏,让他们彼此间没有时间联系。第一次通话是在两人进入工作“网格”两天后,这时才知道彼此就在邻近的两个核酸采样点,距离不到一公里。
  9月26日是王钰莹的生日,这是她过的第一个没有蛋糕的生日,更没有家人的陪伴。丈夫刘可打来视频电话表达祝福,并答应她抗疫胜利后,买一个三层的大蛋糕,补上这份祝福。此时此刻,二人暂时放下心中的小家,共同“钉”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每天跑三趟县城,担后勤保障重任
  “90后”的宁文龙是巴彦县洼兴镇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成为冲锋在前、行动在前的新生力量。他的任务是每天开车三次往返县城,领取近两吨重的防疫物资,然后细分到8个行政村、91个自然屯。
  在运送物资之余,宁文龙还主动加入到村屯核酸采集工作组,穿上防护服替换下忙碌多日的登记员。
  (下转第六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