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四有”亮“四色” “五养”助“五力”应用型高校师范人才培养新范式
文章字数:2018

  哈尔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黄永辉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2022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从国家层面推动教师教育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迫切需求。
  为使人才培养更贴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战略和地方办学定位,哈尔滨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聚焦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行得正、教得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坚守教师教育底色,打牢育人育才本色,打造服务基层特色,彰显师德师风亮色(简称“四色”),着力培养师范生“脚下有泥、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师能有长”的“四有”品质,着重从“信念素养、专业素养、研究素养、实践素养、创新素养”(简称“五养”)五个方面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助力提高师范生“内驱力、学习力、研究力、行动力、创新力”(简称“五力”)五大能力。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专业形成了“四有”亮“四色”,“五养”助“五力”的特色鲜明的师范人才培养范式。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数学师范生培养出现的“重专业轻思政,价值引领不够,教育情怀涵育亟须强化”,“重知识轻素养,课程优化不足,教师素养培养亟须强化”,“重讲授轻探究,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不强,教学研究能力亟须强化”,“重理论轻实践,技能训练不实,教学实践能力亟须强化”四重四轻问题,专业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明师者之道
  强化价值引领,涵育教育情怀,提升内驱力
  构建“三全三维四阶段”师德培育模式。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养德为基本原则,围绕“三维”培育路径,即课程育德——打造师范生师德课程特色群,贯通师德培育主渠道;实践育德——优化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等环节,搭建师德铸成主平台;环境育德——营造师德涵养氛围,打造校园文化主阵地。开展师德意识、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大学四年“四阶段”递进式师德培育。提高师范生师德意识,增强教育内驱力。
  硬教学之核
  优化课程体系,靶向五阶素养,助力五大能力
  建立“三融五层多形态”课程体系。根据师范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搭建三融通课程体系。以融通“校内(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外(第三课堂)+线上(第四课堂)”为主要手段,拓宽课程广度;立体构建集“认知层、数学层、理论层、践行层和发展层”为一体的五层塔式课程群,明确课程群与教师素养之间的关系,靶向教师信念素养、专业素养、研究素养、实践素养和创新素养五阶段师范生职业素养,助力提高师范生内驱力、学习力、研究力、行动力和创新力五大能力;对接基础教育需求,打造多形态特色课程。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设置由中学教师参与的产教融合课程;将学科技能竞赛融入课堂教学,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开设数字化课程。
  赋学研之能
  强化探究教学,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提升学习力和研究力
  构建“二维五步三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宏观层面,线上线下“二维”教学方式,打破时空界限。微观层面,创设“五步”教学法,通过情境导入、思维融入、问题导向、研究讨论、迁移应用五个步骤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结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需求,提出并实践了“中学数学与现代数学相结合”、“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的“三结合”创新方法体系,即寻找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知识点;挖掘基础教育中的优秀案例资源,深入研究和探索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师范技能有机相融,提升师范生学习力和研究力。
  强教学之技
  强化技能培养,构建系统化训练体系,提升行动力和创新力
  构建“三练二能四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即练字、练画图、练讲演;能评课、能解读新课标和教材;会做课件、会写教案、会说课、会讲课。学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教学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技能训练学分。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技能要求,定期进行教学技能考核,增强约束力,激发学生训练热情。继续推进高等院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师教育模式,确保技能训练从基础到高级,循序渐进,形成体系,提升师范生行动力和创造力。
  通过“四有”亮“四色”、“五养”助“五力”的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师范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4年第九届“田家炳”全国师范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荣获一等奖(全国一等奖数学奖项共12项,我校是黑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学生教育情怀深、专业素养高、育人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广泛服务于基础数学教育领域,毕业生中涌现出中学校长、省市教研员、中学骨干教师等一批名师。
  “四有”亮“四色”、“五养”助“五力”的师范人才培养范式,创新性实现了“素能聚合、德技融合、课程耦合及基高结合”四大成效。通过全方位、深层次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师范生进入职场后迅速适应岗位、持续发展和引领教育变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