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当前版:08版
治理基层形式主义重在三个维度
文章字数:3532
    文章浏览数:495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耿海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强调“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彰显了我们党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坚定决心。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基层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而基层形式主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作风顽疾,要从三个维度入手治理基层形式主义,让人民群众对治理基层形式主义的结果可感可及,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意义重大。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形式主义问题是表象,根上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基层形式主义问题有诸多表现,如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存在“痕迹主义”,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层层加码使基层不堪重负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严重破坏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群众热切期待落空。
  因此,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基层与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治理基层形式主义不仅事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关系到党执政根基的大问题,要把治理基层形式主义问题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讲政治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要落实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实际效果上。
  领导干部要扛起政治责任,积极履职尽责,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和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调研和“作秀式”调研,要“身入”更要“心至”,做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力求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制定正确的政策前离不开调查研究,也同样要把调查研究贯穿在正确的贯彻落实之中,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衡量政策质量高低和调查研究切实管用与否的标准。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发挥“头雁效应”的重要性,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办实事、求实效。基层干部要敢于向“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亮剑,敢于同基层形式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斗争,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总之,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治理基层形式主义并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要从思想根源上来破解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习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思想土壤。
  要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始终根植于人民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基层形式主义的出现则是背离了人民至上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基层出现的文山会海等老问题以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新表现,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其根源都在于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心里没有装着人民群众,没有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形式与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依附于内容而存在,如果片面强调形式,割裂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会沦为形式主义。
  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落到实处,做到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也就实现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实现了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统一。同时要把立足当下和放眼长远结合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要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党员干部要以问题导向为牵引,聚焦时代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基层形式主义问题表现不尽相同,要精准识别基层形式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表现形式,并据此探寻成因,如哪些是来自基层干部内在能力动力不足,哪些是来自上级官僚主义,哪些又属于制度机制不健全所导致,既能做到精准施策,又要在诸多成因和问题中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推动其他矛盾的解决,避免采用“一刀切”、大而化之的方式,进而点面结合,从解决出现的一个形式主义问题到解决一类形式主义问题,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实现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有机结合,防止出现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真正把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落到实处。
  要坚持系统观念。基层形式主义治理是系统性的存在,它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涉及到作风、思想、组织、纪律、制度方面等若干子系统的建设,若干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使基层形式主义治理这一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优化。治理基层形式主义问题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要运用系统思维去分析基层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剖析各个子系统的良好运转对于基层形式主义治理整个系统的促进作用,通过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提升基层形式主义治理这一系统的整体功能,助力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解决。
  要从构建制度体系上来固根基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已经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作风建设同样需要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治理基层形式主义不仅要治标,更重在治本,不仅要治理一个个形式主义问题,更要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防止基层形式主义问题反弹回潮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要把干部是否干实事,组织和群众是否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依据,把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把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调整下去,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注重实绩的考核指标和权重,考核要注重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客观地看待考核结果,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侧重人民群众对治理基层形式主义效果的真实感受,激励干部崇尚实干、求真务实。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对于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打折扣、搞变通、做表面文章的行为,给予党纪处分,加大对反面典型问题的通报曝光力度。完善问责制度,有效解决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的问题。精准执纪问责,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要求,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真正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从而既体现组织的力度,又体现组织的温度,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满足实践需要和基层期盼的制度机制,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基层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让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