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高标准筑牢冰城生态安全屏障
文章字数:2217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姜滨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就要扛起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和担当,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国之大者”,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论”,花真功夫谋划发展路径、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厚植绿色底色。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反噬。我市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以往多年的快速发展,历史形成了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现实,虽然经过十年多的重点治理,但生态环境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行不通。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坚决守住生态安全边界。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深入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双碳”行动的决策部署,从我市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严峻性,以有力举措争当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必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推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27家重点排放单位碳交易,组织开展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核查工作;必须严控“两高”项目,引导涉重金属、危废及“双超双有”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我们必须严格对标国家刚性要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实施空气质量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清洁取暖、重点行业涉气污染源专项整治、臭氧和噪声污染防治,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要以河湖长制“四级监管”为主导,以五大专项整治为手段,以入河排污口排查治理为重点,持续实施松花江全流域治理,不断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要统筹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及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无废城市”建设,确保我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坚决抓好环保督察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制度安排和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分类施治,明确专人专班专责强力推进,确保问题按期完成整改。要细化整改措施和整改任务,实施“清单化”“台账式”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完善“市级领导包抓、督导部门推动、责任主体负责”三级联动工作体系,按月调度、及时督办,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和交办信访案件办理工作整体达到序时进度要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实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努力从源头上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要持续加强“一企一策、一域一策”环境风险防控,对环境风险隐患开展全覆盖排查,聘请专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治风险隐患问题。要深刻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生态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机制,不断创新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模式,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强化备案、审核,加强联防联控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建强环境应急队伍,努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强化生态安全基础保障。要努力夯实生态环境安全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以我市出台的《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责任分工》为引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监管、市场、信用、法律法规政策等七大体系,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要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制度真正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要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一企一策、一域一策”清单制执法,以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网格为单位,探索巡逻执法新机制,不断提升日常监管执法效能。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