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盛事迎盛会 稻乡飘稻香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哈尔滨五常分会场侧记
文章字数:1033

  农民收割水稻。 
  张杰 本报记者 康福柱文/摄
  金秋九月,冰城沃野遍地金黄,丰收的欢歌四起!9月22日上午,在五常市杜家镇半截河子村乔府大院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稻田内,锣鼓喧天,歌声飞扬。以“庆丰收 迎盛会”为主题的黑龙江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哈尔滨五常分会场拉开了大幕。
  “丰收,开镰!”这是乡亲们的节日,更是黑土地上的盛事!伴着舞台四周的金色稻浪,乡亲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最美大东北》《细说丰年》等节目是乡亲们在盛赞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又一次唱进人们的心坎里。精彩的节目充分展现了党和政府系列惠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表达了广大农民喜获丰收、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欢快心情。漫步在金色的田野上,领略龙江大地“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结出的丰硕成果,怎能不为之歌唱。
  五常作为农业大市,始终将多打粮、打好粮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率先在全省建成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41万亩,年产70万吨优质大米,仅大米产业一项就实现收入110亿元。
  作为五常稻米龙头企业的“乔府大院”,特别展示了其种植的有机稻田。1000多亩有机稻田内处处能看到“四个农业”的影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大显身手。这片稻田内,立着好几块大型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气温、湿度等数据,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水稻的环境变化和生长情况。虽然水稻已经开始收割,但稻田内仍悬挂着物理灭虫设施,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立下的“战功”。工作人员介绍,为保障有机品质,园区种植的这1000多亩有机水稻,除虫主要靠鸭子和这种物理灭虫灯,效果相当不错。
  近年来,五常市引导农民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从种子繁育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储藏和加工,总共需要27个流程99道工序。通过采取纸膜覆盖等技术及黑土地保护、优质的灌溉水源和天然的气候条件等,使五常大米品质不断提升。
  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它是五常大米声名远扬的强大支撑。五常人自己培育出的“稻花香2号”,经过不断提纯复壮,20多年来经久不衰。五常大米的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已达到了710.28亿元,连续七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如今的五常,锚定“打造现代农业之都样板区”的目标定位,精准把握产业振兴这个着力点,将继续发挥五常大米产业的引领作用,从“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个方面,对大米产业进行整体谋划布局,深入挖掘释放大米品牌价值和产业潜能,提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探索丰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大米产业兴旺带动乡村百业繁荣。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