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厚植新质生产力 赋能转型新动能
——访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徐光
文章字数:2110
  ■本报记者 阴祖峰
  “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经济长期依赖传统产业,但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能过剩、技术落后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徐光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内生动力,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哈尔滨市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加强新质生产力的示范标杆培育
  徐光认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树立并推广新质生产力的标杆单位和成功案例,可为哈尔滨创新发展提供示范和引领。
  徐光表示,应打造领航企业标杆。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等新引擎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养龙头企业;在暂不具备绝对优势的新兴产业领域,全力挖掘、发现、培育和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领航企业。
  “应培育链主企业标杆。优选行业带动性强、产业关联性高的链主企业作为标杆,发挥链主企业的组织带动、创新引领和价值分配功能,打造协同共生的创新发展新模式。”徐光说,加强央地合作,共同培育或对接“灯塔工厂”,积极推动链主企业切入“全球灯塔网络”供应链,发挥“灯塔工厂”示范引领作用,以数字化赋能推动全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
  徐光建议,应扶持攻关团队标杆。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大学、大所、大厂科研优势,依托产业优势和科技成果积累,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工程、低空经济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组建并扶持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团队。以科技攻关团队为标杆,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吸引人才聚集,以人才“雁阵”支撑产业创新“矩阵”。
  畅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要素集聚
  “厚植新质生产力沃土,需引导优势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搭建顺畅的流动通道,打通要素集聚的堵点和痛点。”
  徐光认为,应加大投入力度,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新质生产力创新基金,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攻关项目、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重大基础研究进行资金扶持,“鼓励有实力的、有技术储备的科创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
  徐光说,应充分发挥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农大和东北林大在航天工程、人工智能、海洋工程、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储备,加强与哈兽研、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703所等在生物疫苗、新材料、船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开展更多创新项目,进一步加速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建立高层次人才保障机制,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徐光说,应培育战略人才和顶尖科技人才,继续完善和优化人才的引、留、培战略,打造高端人才“蓄水池”。“针对哈市冰雪产业、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创意设计、装备制造等重要产业发展需求,可开展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专项培养和针对性技能培训,构建‘高端研发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的人才要素保障体系。”
  徐光补充说,还应健全创新要素保障体系,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模式,发挥体制优势,打造共同创新平台,集中创新要素、提升创新效率。
  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徐光认为,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是目前新质生产力最内核的要素,哈尔滨应在“尖”上攻关、“新”上发力、“旧”上升级。
  “应充分依托哈尔滨科技实力,加大以Chat 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卫星通信、量子力学、低空飞行等颠覆性领域的尖端技术研发,提升科研成果供给能力,抢占未来新产业科技制高点。”徐光说,应选择带动力大、影响力强的关键点为抓手,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技术的攻关与创新。以云计算、智慧城市等现有基础为依托,打造创新平台,制定发展战略。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哈尔滨传统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应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深水区’挺进。”徐光建议,加快传统设备、生产工艺、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数字+工业”深度融合,完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和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升级;加大智能化的升级推广力度,推动大型企业集团的数字平台开放共享,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资源基地,加快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配套能力。“努力缩小行业间、企业间以及不同经济主体间的数字鸿沟。”
  营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环境
  徐光说:“营商环境作为生产关系的系统集成,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制度创新、创造良好创新环境的重要途径。”
  徐光建议,应优化制度创新环境,以哈尔滨自贸区为载体,从“制度供给”和“治理需求”两个维度推动制度创新;以电子政务系统为重要着力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强化政策引导。构建包容的创新支撑体系,营造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谋未来的创新氛围,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热情。完善创新支撑的法规制度,打造公平公正的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交易平台,制定更为灵活的监管模式、更为超前的保障措施、更为人性化的执法程序。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支持政策,确保政策措施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匹配,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徐光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