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百万尾寒地小龙虾 繁育基地竣工投产
通河县“虾稻共作”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文章字数:487
  本报讯(张明哲 记者 罗彦坤)春耕时节,在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100万尾寒地小龙虾繁育基地竣工投产,本地小龙虾苗与棚室内的稻秧一同生长,联手助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该基地棚区占地2000平方米,使用乡村振兴资金建成,种苗由哈尔滨市农科院提供。看着第一批幼苗进了池塘,通河县稻米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久明心中倍感踏实。“本地小龙虾幼苗长得更壮,端午下田,8月捕捞应该不成问题。”李久明介绍,秋收后,留下母虾进行下一轮繁育,孕育明年的虾苗,其余的全都上餐桌……走到这一步,通河稻田小龙虾自繁自育就算上路了。
  这边幼苗刚安顿好,前来订货的农户就踏破了门槛。8个乡镇的合作社、种田大户排起了长队。李久明告诉记者,有意愿的农户先选出地块,市农科院、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将上门勘察,提供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
  位于富林镇的“吉尼斯稻香村”连续多年都是全市稻田小龙虾最大个体产地。多年来,乡亲们总结了一套种植养殖经验:一亩地1000只“虾兵”,亩养殖收益七八百元起步,弄好了,这部分收入能与稻米持平。
  自从通河大米探索多元“虾稻共作”模式,价值链逐年提升,稻米品质不断改善,品牌价值突破了125亿元,成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