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赵宏博:寄望“娃娃兵”延续中国花滑荣光
文章字数:1620

申雪/赵宏博在2007年长春亚冬会赛场。

  本报讯(记者 张堃雷)回到家乡哈尔滨,赵宏博感到了久违的亲切感。“很想念家乡的烧烤,以前做运动员的时候在饮食方面有很严格的控制,现在再跟朋友们相聚,也能好好品尝咱们黑龙江的饮食,感受一下咱自己的冰雪文化了。”
  作为花样滑冰的奥运冠军和冠军教练,此番,赵宏博以中国花样滑冰协会顾问及运动员家长的身份回到家乡哈尔滨,在省冰上训练基地综合馆观看了2023/2024赛季全国花样滑冰少年锦标赛的比赛。“其实竞技体育的快乐来源于孩子们的参与感,即使摔倒了,孩子们也会很开心。像男孩子们拿着球杆在球场里滑行,女孩子通过花滑表演出一套有趣的节目,都会让他们在冰雪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参与冰雪运动,真切地体会到这其中的快乐。”
  花滑迎发展新机
  黑龙江依然大有可为
  从《胡桃夹子》到《图兰朵》,再到《宋氏王朝》,赵宏博同搭档兼爱人申雪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节目,让花样滑冰这项原本在国内关注度并不高的运动,逐渐变得炙手可热。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复出赛场的申雪/赵宏博勇夺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12年后的北京冬奥会赛场,他又以教练员的身份将弟子隋文静/韩聪送上了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达成了国内花滑界“前无古人”的成就。如今,在青少年比赛的赛场上,赵宏博也在寻找着中国花样滑冰未来的希望,也寄望着这群“娃娃兵”在未来的国际级赛场,延续中国花滑的荣光。
  “今年的全国少年锦标赛,参赛运动员达到了480人;过两天仍将在这里举行的全国青年锦标赛,参赛人数也达到了170人,这两个数字都打破了历史纪录。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在北京冬奥会后,参与冰雪运动的孩子明显增多,家长和俱乐部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相信在未来,如果冰雪运动能和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从上小学后就能接触花滑这样一项融合了音乐、艺术、舞蹈、平衡、体能的项目,不仅非常有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也会让国家在这个项目上拥有更丰富的人才储备。”赵宏博表示。
  在赵宏博心中,黑龙江是他的家乡,在此前的冬奥会上,龙江冰雪人为中国冬季项目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做到了一个冰雪运动强省的极致;而未来在花样滑冰领域,黑龙江依然大有可为。“中国花样滑冰协会拥有很多技术官员和专家,会给孩子们最直观的一些指导。未来我们也将在国家队的训练体系中分出一部分精力,为广大爱好花样滑冰的青少年做出一些指导,并培养一些对冰雪项目感兴趣的体育老师参与其中。黑龙江拥有很雄厚的冰雪运动基础和底蕴,只要孩子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我觉得都可以让他们融入进来。”赵宏博说。
  重回亚冬比赛地
  感慨时光飞逝
  除了花滑业内人士的头衔,此次来现场观赛,赵宏博还有另一个身份——运动员家长。赵宏博的女儿赵雪儿也参加了这次比赛。
  “我看了很多参加这次比赛孩子的表演,可以说是很‘内卷’了。有的孩子已经在练爆发力、肢体标准型、舞蹈意识和对音乐的认识了,这也让他们的水平和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七八岁的时候还是从不会滑的状态一点一点开始的。而现在从教练的水平、团队配合、设施的使用和教学方式来看,花样滑冰的综合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赵宏博说。
  时间回到27年前,在1996年哈尔滨第3届亚冬会上,正是在这片赛场,赵宏博与申雪搭档,获得了他们的首枚亚冬会金牌,正式开启了“亚冬会四连冠”的伟业。27年后的今天,重新回到这片久违了的场馆,赵宏博不禁感叹时光飞逝。“这个场馆至今已经快30年了,能重新回到这里,确实让我回忆起很多事情,当时自己还是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比赛。”赵宏博说。
  对于如何做好2025年亚冬会,乃至更长远的中国花样滑冰人才储备的构建,赵宏博坦言:“虽然这几年大量青少年参与到花样滑冰运动中,但很多孩子在进入初中后都因为学业放弃了花滑。我们现在需要努力搭建一个平台,通过政策和扶持,让这些孩子既能学习,也可以继续练习花样滑冰。只有这样才能让花滑人才在练到一定水平和程度时实现有效衔接,一茬接一茬地向国家输送人才。”赵宏博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