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诗意立秋
文章字数:3282

  □田孟龙  
  岁月不居,光阴枯荣。在节气立秋的时光渡口,踏上岁时之舟,穿越浩瀚时空,徜徉在古人放歌吟咏的文化长河,自是一程古老民族诗意风俗之旅。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古《历书》云:“斗指西南,维为立秋”。从这一天开始,月明风清,天高气爽,谚语所谓:“立秋之日凉风至” 。
  “立秋”的起源,史无定论。在《殷虚书契后编》中收录卜辞片有记“今秋我入商”,史家考证,“立秋”节在殷商之前就已确立。《淮南子·天文训》载:“大暑加十五日,斗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立秋,换算成公历日期是在每年八月七日至九日间。
  钦敬自然的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迎秋”之礼,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祀,迎接秋季到来。《礼记·月令》曰:“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还返,赏军帅武人于朝”,祈愿国泰民安。
  汉承此礼。《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歌《西皓》、八俏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到了唐代,每逢立秋,也袭郊祭之礼。《新唐书·礼乐志》有记:“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有宋一代,迎秋成为一种颇为风雅的仪式。宋人吴自牧著《梦梁录》记载,皇宫着宫人将盆栽梧桐移入殿內,待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报:“秋来了!”梧桐便应声落叶一片,以寓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之意。立秋报秋,观赏梧桐叶落的雅趣,士林传习不绝。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观察印证:“梧桐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乾隆皇帝《立春日作》诗有“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之诵,歌咏了世代相袭立秋报秋的风雅情趣。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花镜》曰:“立秋是何时,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历代民间节令迎秋活动,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绝不是仅仅有吃肉“贴秋膘”。北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八《立秋》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南宋诗人范成大《立秋二绝》诗云:“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其诗序曰:“戴楸叶,食瓜水,吞赤小豆七粒,皆吴中节物也。”记录了时人立秋戴楸叶、啃秋、饮秋水、服赤小豆的四种岁时民俗。
  楸树姿态雄伟,是历代著名的观赏树种。楸叶是中草药,具有排脓生肌、消肿拔毒的功效。明代高濂在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说,立秋太阳未升时,采楸叶熬膏,擦抹疮疡之处,患处立可治愈。清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十五《木部》云:“楸,乃外科要药,而近人少知。”古人立秋采戴楸叶,有应节令与保健的双效愿景。
  立秋啃秋食瓜也称“咬秋”,流传至今。民国二十四年(1935)叶楚伧等撰《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吃西瓜本为寻常事,而在宋代,西瓜却是岁时美味。《新五代史》录五代胡桥作《陷北记》,称其在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始食西瓜”,这是西瓜在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古代民间啃秋,品尝引自外邦的西瓜尝鲜,自是节令食趣。
  唐宋以来,民间传袭立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风俗。南宋周密撰《武林旧事》刻《常熟县志》记曰:“立秋日,食瓜。或以赤豆七颗和水吞之,以防疟痢。”秋水又称“井华水”“井花水”,是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本草纲目》卷五云:“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中医认为,此水有清热、助阴、镇静、安神等功效。
  立秋是收获的季节,岁时立秋后多举行秋社活动。“秋社”又称“社日”,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史记·八书·封禅书》记载:“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社,为土地之神。稷,为稻谷之神,故古人用社稷代指国家。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社日》记载:“立秋后五戊为秋社。”秋社,是古人祭祀土地之神,庆祝丰收的日子,是最早的丰收节。
  秋社祭祀礼毕,主祭者会把祭肉分给臣子和百姓。唐人刘言史的《嘉兴社日》诗,则点出一段贤相陈平社日分肉的掌故。诗云:“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诗人在嘉兴恰逢社日,虽患病却依然被邀为社日祭肉的分肉人,谐问:“不用陈平分肉,怕不公平。”
  陈平分肉的典故,出自《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意思说:陈平居库上里时为秋社主祭,在分祭肉时公平均匀,受到父老激赏。陈平说:“唉,假使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此时分肉一样公平公正!”后人以“陈平分肉”为办事公平之典,杜甫《社日》诗曾赞:“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秋社日,百姓不但通过做社活动表达秋收的喜悦,也在社日竞技演艺,欢会欢宴。唐人王驾的《社日》诗云:“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全诗对秋社场景不着一字,却生动歌咏了社日的欢乐:村外湖光山色“稻粱肥”,村内农家畜禽兴旺。用“桑柘影斜村社散”,关照村民养蚕副业和天色将晚“村社散”的时态,如画的一句“家家扶得醉人归”,把秋社谢神后村民喜庆秋收、开怀畅饮的场面,歌咏得让人浮想联翩。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凋零与飘落,似乎是立秋独有的忧伤。季节交替,总能引发人们更多的情思与感怀。
  《诗经》中“秋日凄凄,百卉具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古人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感知。宋玉在《楚辞·九辩》中劈头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启动了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的悲秋诗情……
  有因秋而叹的感时伤怀之思:“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有因秋而悟勘破人生的豁达:“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有因秋而抒离愁别恨的断想:“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把离别之情和悲秋之感发挥到了极致。有因秋而感人生不易之哀:“穷销壮岁功名志,病过新秋赏咏时。自古世间如意少,天公宁肯为君私。”(南宋·陆游《嘉定巳巳立秋》)有因秋而生人生苦短的凄凉:“畏景流庭过,凉飔即坐来。物随时共换,人觉老相催。”(金·史肃《立秋日》)有因秋而开随遇而安之悟:“一叶才飞暑渐收,西风吹起鬓飕飕。清凉入骨皆恩意,寄语人间莫怨秋。”(元·尹廷高《立秋日》)有因秋而萌家国情怀的诗情:“一叶悲天地,秋风泪万行。江河无日夜,边塞有烟霜。”(明·何景明《立秋日寄粹夫》)有因秋而起功业未成之悲:“又是秋来矣。乍回头、悠悠长日,去如流水。不觉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思往事、潸然出涕。我自多愁泪洗面,问天公、何苦愁如此。下一夜,霖铃雨。”(清·尤侗《贺新郎·立秋夜雨》)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在古往今来的咏秋诗词中,刘禹锡于贬谪朗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的《秋词二首》可谓独树一帜。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秋气励志,秋色冶情。一反悲秋传统,唱出了一曲昂扬奋进的豪情壮歌。诗人临秋仰望驰骋想象,以出世之思乐观自视,临秋而发“胜春”奇想,把世事沧桑的“秋悲寂寥”,托付“一鹤排云”的“碧霄”,豪迈刚劲之气充盈字里行间,虽然诗人深陷苦难当中,但从来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无限希望,显得乐观向上、催人奋进。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言:“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主题,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成为岁时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全唐诗》中有二十余首提及立秋,《全宋诗》更有百首以上吟咏立秋。在立秋风俗诗词中,我们刷新着传统节令蕴含的家国情怀,追寻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咏叹着古老民俗的文化之美。诗意立秋,流淌的诗篇,云间的词章,岁月的感怀,吉祥的向往,折射出古人诗意栖居的岁时风雅,虽物换星移、光阴飞度,依然能够感受到立秋时节独特的风俗文化魅力。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