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我的四个名字
文章字数:1504

  □周淑华    

  我出生不久,家人就把我送人了,年近70岁的我,有过四个名字。人生兜兜转转,从哈尔滨到伊春,从城市到农村。我有过两位母亲,四位父亲。
  1953年5月2日,我出生在道里区红星体育场附近的红星街8号。父亲给我起名:乔佩茹。我的到来使他们很为难。父亲家庭成分不好,工作也不顺利,母亲长得漂亮,在被服厂工作,也因家庭问题受到歧视。我家在我之前已有一个大姐,一个哥哥。二姐不到3岁时,被一个条件好的人家领走了。我是第四个孩子,我的亲生父母实在没办法,决定把我也送人,像放生一条鱼一样……
  在我不到三个月时,经人介绍,父亲把我送给远离哈尔滨300多公里的伊春的一对小夫妻。养父姓吕,是八级工人。养母姓付,是满族人。养父给我起名叫吕来菊。意思是到吕家来居住吧!他们抱着瘦弱的我去检查身体,医生说,这孩子有软骨病。他们俩按医生的指导买了药,买了高级奶粉……两个月后,我的身体好多了,养母很爱干净,总是给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邻居都夸她是个好妈妈,就这样我天真活泼度过了婴幼儿时期,成为一个招人喜欢的小女孩。可是好日子不长,1957年9月13日,养父在工作时出了事故,他去世了。
  养母带着我过着艰难的日子,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经人介绍,第二个养父来到我家,给我起名叫王敏。他对我不太好,经常变脸。1963年我得了伤寒病,花了家里8000多元,好的差不多了,我拄着拐上学,连少先队员的白衬衫儿都没有,养父还常跟养母说:把她送回去吧,养她有什么用……后来养父从伊春下放了。他也不回来,养母不指望他了,最终他们离婚了。亲生父亲来看我,给我买了件粉色衬衫,我穿着上学。老师说这件衣服不是队服,你站到前面去当领队吧。我别提多高兴了。
  亲生父亲跟养母说把我带回哈尔滨待几天,养母勉强答应了,我真的回到乔家了。家人给我准备了好多好吃、好用的东西。我不吃也不用,就想回伊春找妈妈。那边养母很上火,就想这孩子回不来了。没几天的工夫,我又回到养母的身边。
  1965年3月,养母带我投奔一位姨家。落了农村户口,赚钱少,多两口人真是个问题。
  1965年7月,经人介绍,养母和姓周的伊春工人结婚了,这时候上户口,我的名字叫周淑华,养父通情达理,把我当自己的孩子。培养我当家做主,也给我零花钱,这样从小学到中学我没受什么委屈,成为积极上进、努力学习的孩子,是班级的文娱委员。小学毕业读初中、高中,文革期间学的课程不多,日子过得很快。
  1972年我和同学们一块儿下乡了,离开家后,养父养母特别想我,家里的好东西舍不得吃,钱也舍不得花,都得等我回家。养父退休了,我从农村回城了。养父单位安排我在办公室里工作。跑腿学舌,什么工作都干过……
  工作不久,我有男朋友了。在养父母的督促下我俩选在1976年12月26日结婚,和养父母住在一起。两年的工夫,我们有了两个女儿,四口之家变成了六口之家。两位老辈岁数还不算大,家里的事全包了,每天鼓励我俩把工作做好。我的公公婆婆、兄弟姐妹也对我们俩关怀备至。
  好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1988年,我的养母付妈妈重病去世了。1989年我的最后一位养父周永汉去世了。1990年我的丈夫——刚四十几岁,也去世了!老天爷啊!有这样的吗?三年的时间带走了我的三位亲人。我的两个女儿,一个12岁,一个13岁!三位亲人的重担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蒙头转向,强忍着悲痛,供着两个女儿读完高中。
  哈尔滨的家人,我的乔姓亲大姐,一再督促我回哈尔滨吧!回家吧!
  1996年,大姐给我们娘仨租了房子,开始了小商人生活,做些小买卖能够维持生活。之后两个女儿都找到了男朋友,成家了。
  在我快领退休金的时候,女儿的婆家人,我的“亲家”给我介绍一个退休丧偶和我同岁的工人,我们组成一个新的家庭,一晃“二十一”年过去了。我的经历大概没有相似的,我“回家”的故事愿与大家分享!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