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阿城区平山中心校吕洪军:
36载风雨兼程 百里山路走“单骑”
文章字数:1616

   本报记者 梁潇
  他叫吕洪军,今年58岁,是从大山里走来的一名乡村教师,他说在山沟里默默从教的自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有的只是36载风雨兼程的从教经历,是一万三千四百多个日子每天骑着单车往返近百里山路上下班的坚持,是在平凡岗位上的耕耘与收获、坚守与感悟……
  育良机 树信念 日行百里寻幸福
  作为山里娃,吕洪军1985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1986年10月的一天,他得知村上缺民办教师的消息,便赶紧飞奔去镇里报名,并成功通过考试审核,如愿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从此开启了每天骑自行车往返100来里到帽儿山镇大院小学去教书的生涯。
  “刚刚从教,我就担任一、二年级复式班的教学工作。当我走进教室看到这群七八岁孩子稚嫩的小脸、纯澈的眼神时,要做一名好老师,把山里孩子培养好的决心就下定了。”然而一切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次上课没有教学经验,更不知道复式班怎么教,40分钟的课艰难上下来,吕洪军满头大汗,手足无措。为适应这一工作,他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如何进行复式班的课堂管理及合理的动静搭配方案,渐渐地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
  吕洪军说,自己上班的路途虽没有蜀道之难,但阴雨天是常有的,山路泥泞,大泥巴沾满车轮,骑不动,推不动,变成“车骑人”,一呲一滑地艰难行走,回到家已是深夜。到了冬天冰冻的山路,从车上滑倒摔下来更是常事。春天冰雪融化,山路更加危险,吕洪军总是用自行车一趟一趟的把孩子们驮过湍急的水沟后才安心地回家,不管路途多么坎坷,但为了心中那份美好,吕洪军从没有退缩,不曾后悔。
  调思路 转岗位 路程依旧情更坚
  1991年,吕洪军以优异的成绩高函毕业,转为公办教师,调到三余村学校担任初三物理、数学的教学工作。“上班往返的路程依旧是90多里,但我要用我的人生经历去影响和教育我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去做更有用的人。”吕洪军说,不少孩子带着梦想进城了,此时自己心里却更满了,满心装的是学生,满脑子想的是教学,满心满眼都是辛勤耕耘,潜心育人获得的那份幸福。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迈进,人们的思想活了,挣钱的路子也多了,爱人、岳母也曾为我这孩子王提出过改行的建议。”吕洪军说,虽然成家后自己感受到了经济上的压力,但改行建议都被自己坚定的从教决心给挡了回去,“教书是我的最爱。”
  担责任 提素养 终身学习促成长
  1997年,三余学校初中撤并,吕洪军又被调到平山镇绥中村小学担任班主任,由于学校师资严重短缺,他不再只是承担一科教学,而是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一肩挑”。此外,白天课余时间修操场,掏厕所;冬天生炉子,劈柴火;夏天建花坛,植树绿化,种校田地,值班值宿……这些工作吕洪军都不含糊。领导夸赞“小吕不错!”同志们也都说,“洪军有样!”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吕洪军还和全区教师一起学习计算机、新课标、课例研讨、网络学习,线上教研,他在学习中取得了进步,收获了成长,提升了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也日趋成熟。
  守初心 情不忘 年将六十续写辉煌
  2019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吕洪军工作了22年的绥中小学也撤并了。“望着撤并后没了学生空荡荡的操场与教室,眼泪在我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脸上流了下来。”吕洪军说,年近六十,他带着对原学校的眷恋来到了阿城区平山中心小学,担任体育教学工作。虽然年龄大、体能差,但吕洪军觉得比起三十多年的百里单骑这不算什么,从此学校的操场成了他的阵地。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吕洪军牵头组建了篮球社团,带领学生从无基础练起,学生的篮球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工作中,吕洪军和同组的教师被评为阿城区优秀教研组,他在镇级教师岗位练兵中荣获一等奖,一节节严谨规范的体育课在教学视导中被评为优质常态课……
  多年的劳苦奔波使吕洪军患上了糖尿病,但他仍就默默工作,悄悄治疗,从未影响工作。“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人生58岁,从教36年,曾经的理想、信念,经历了36载的风雨洗礼,初心不变。曾经的选择、坚守,经历了36载的历练考验,我心无悔。”吕洪军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