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大石头房子
文章字数:1621

  □ 子时 
  老哈尔滨人可能没有不知道“大石头房子”的。可走进去看看它,尤其是晓得它“前世今生”的人可能为数不多。我有幸在“大石头房子”里先后工作了二十多年,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当年的毛头小伙子一晃步入“花甲之年”,可“大石头房子”对我来说,却是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
  “大石头房子”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51号,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所在地,于1902年开工建设,1903年竣工建成,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也是一百多年来唯一没有改变功能的铁路建筑。
  “大石头房子”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由六栋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的楼体组成,主楼高三层,配楼高两层,拱形大门连接,凸起墙体、门窗贴脸、休闲阳台、檐口墙垛简洁优美,颇具欧陆风格。楼前广场和楼间小道种植了各种花木、草坪,与“大石头房子”斑驳的暗绿色花岗岩贴面相映成趣,构成了清幽雅静的生态环境。因大楼通体用花岗岩贴面故称“大石头房子”,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早已纳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石头房子”内部楼道纵横交错,宛如迷宫,罩着神秘色彩。走廊高度约7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00米,楼梯台阶及铁艺扶手曲线优美、自然流畅,极具上个世纪初的年代感。几乎所有房间皆为高大的实木欧式双开门,门上有不同雕刻装饰的木质把手,据说代表当时行政级别的高低差异。有的房间保留着当年的实木护墙板和俄罗斯壁纸,图案精美,造型别致的办公桌和高大壁橱清晰地刻着“КВЖД”的中东铁路俄文标记,堪称百年珍贵文物。
  当年的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到旅顺口,铁路全长2478公里。中东铁路管理局设办公厅、车务电报处、车辆机务处、法律处、会计处、商务处、材料处、房产处、军事处、民事管理处等机构,其中民事管理处又下设民政、土地、教育、寺院、新闻、卫生和兽医、中俄交涉等8个科。这种组织机构和职权范围,表明中东铁路管理局不是单纯的铁路管理部门,而是沙俄对我国东北进行殖民掠夺的统治机构。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城市老建筑多半与铁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史称哈尔滨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中东铁路一度由日本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独占十四年之久。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苏联将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定名为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管理。党中央也先后派出两万多名干部和十万大军挺进东北,在创建东北根据地的同时,先后成立了东满、北满、西满铁路局,后组建东北铁路总局承担辽沈战役及解放战争的铁路运输支前任务。
  1952年12月31日,苏联将中长铁路无偿交还中国。哈尔滨铁路文化宫举行了隆重的移交仪式庆祝大会,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和苏联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参加了移交仪式。从此,中长铁路完全回到中国人民手中,“大石头房子”也结束了中苏共管的历史。
  自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以来,“大石头房子”也一直作为东北铁路总局和哈尔滨铁路局的机关大楼,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享有“共和国铁路长子”之称,“大石头房子”也成为哈尔滨欧陆风情中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几十年来,我跟着“大石头房子”的年轮一起成长。四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曾经“三进三出”机关大楼,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大石头房子”里度过的,我也由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成长为领导干部。我和“大石头房子”共同见证了百年铁路的沧桑历程,东南西北四条高铁从哈尔滨出发纵横龙江大地,飞奔的动车组又将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奇迹般地带入“高铁时代”。承载了百余年历史沉淀的“大石头房子”作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又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背景下,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为“大美龙江”和“冰城夏都”续写着新的未来故事。
  我爱哈尔滨这座城市,更爱哈尔滨的这座“大石头房子”。

  作者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原机关党委书记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