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菲菲
宫保鸡丁、黑米粥、三明治、炒鲜虾……6月1日清晨,阵阵菜香从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内一栋五层楼内飘出。
这栋位于院区西北角的小楼共住着20户由孤弃儿童、“爱心妈妈”组成的“模拟家庭”。
每天,妈妈们都会精心为孩子烹饪三餐,并逐户拍照传至统一微信群。儿童节这天的早餐,大家准备得更为丰盛。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与每个普通家庭一样,“爱心妈妈”们将对孩子们的爱融入一餐一饭、一言一行、一朝一夕,用心用情呵护着他们的成长。
用关爱与陪伴筑起“温暖的家”
进门处,一张身高体重表,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客厅中,电视机上方憨态可掬的生肖形象,代表着家里的4位小男子汉;卧室里,文字搭配图画的主题墙绘,鼓励着孩子们好好学习……走进“爱心妈妈”孙巧英和孩子们的家,浓浓的爱从一处处细节中流淌出来。
“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我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陪伴与关爱。”孙巧英多年来始终关注孤弃儿童成长,经常组织开展相关志愿活动。今年1月,当再次看到市儿童福利院发布的招募启事后,经与爱人商量,孙巧英升级成为“爱心妈妈”,与院内4名儿童组成一个家。
和其他家庭一样,孙巧英一家住着三室一厅,家用电器、基本家具、设施物资等均由院方提供。变身孩子们的“爱心妈妈”后,她便着手对房屋进行了微改造。绘制墙绘、打造读书角、家规挂上墙……用她的话说:“要让我们家‘家味儿’更浓。”
市儿童福利院负责人说,近年来,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哈市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结合儿童福利院实际,探索推出“模拟家庭”养育模式,即面向社会招募一对夫妻作为家长,养育3到5名儿童。家庭中,父亲可以外出工作,“爱心妈妈”则需全职在院区照护孩子。
“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共同为孩子们构筑温暖的家。”工作人员说,在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支持下,目前,院内有近90名正常以及中轻度残疾儿童走进20户“模拟家庭”生活。
每一个孩子都该被宠爱
48岁的王瑞玲是院内最年轻的“爱心妈妈”,家里共有5名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3岁,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残疾。3岁的龙龙(化名)患有先天肠梗阻、脑瘫,虽然已经进行过两次手术,但仍经常拉肚子,在饮食、洗漱等照料上更为精细。王瑞玲说:“虽然辛苦,但慢慢就适应了,尤其是听到孩子们一声声叫着‘妈妈’,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爱心妈妈”于国军是市儿童福利院成立“模拟家庭”后招募的第一批妈妈。她照料的小静(化名)已经从一个懵懂的4岁幼童长成18岁的大姑娘,“小静患有脑瘫,但她心地善良,我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于国军眼中透出宠爱。
2020年,于国军的爱人诊断出癌症晚期,当时正是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院里的孩子离不开我”,带着愧疚,于国军没有陪爱人走完最后一程。因为她知道,丈夫也牵挂着家里的孩子们。
因为原生家庭变故,自闭内向的小天(化名)、一岁半的小军(化名)、唇腭裂的小刚(化名)……他们都是于国军的牵挂。丈夫去世以后,孩子们成为她生活的全部。“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宠爱,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于国军说。
分别虽痛,但祝福与想念不变
适应“爱心妈妈”的身份需要时间,面对孩子被收养等原因离开,需要抽离“角色”时,妈妈们也有着无法言说的痛。
肇玉华是市儿童福利院内工作最久的“爱心妈妈”之一。2008年至今,她照顾过近20名孩子,其中有近10名孩子因被收养或长大成人而离开儿童福利院。3年前,“小文”(化名)被收养,得知要离开家,他抱着肇玉华的腿不肯走,“孩子一遍遍地喊我妈妈,那种痛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而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提起孩子们,眼泪在肇玉华的眼眶里打转。
在肇玉华的家中,有一面“亲亲宝贝”的照片墙。墙上有所有孩子的“全家福”。她说,孩子们去到更好的家庭生活,她真心感到高兴,“作为一名母亲,即使再也不会相见,但对于他们的想念与祝福永远不会改变。”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孩子可以在家庭中更幸福、更快乐地成长,市儿童福利院一直希望能够继续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向社会招募更多的爱心妈妈。希望越来越多爱的力量,注入到这个有爱的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