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暴风骤雨》诞生的地方
文章字数:1781

□廉世广

位于哈尔滨尚志市以东27公里的元宝镇元宝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元茂屯。这里,被誉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

“一片烟云似的远山附近,有一长列土黄色的房子,夹杂着绿得发黑的树木,这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元茂屯。”——这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在其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里对元茂屯的描写。

2003年,尚志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暴风骤雨》纪念馆,以纪念哈尔滨解放初期那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和红色经典《暴风骤雨》的诞生。一个炎热的夏日,我们随省作协“龙江作家看龙江”采风团来到元宝村,重温了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东北局动员12000多名干部组成土改工作队,在黑土地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这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一辆马车奔驰在哈尔滨东南的乡间公路上,车上坐着6个人,其中一位就是周立波。他受中共珠河(尚志)县委的委派到元宝区任区委书记,参加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

作为区委书记的周立波,身上看不到一点“当官”的样子,穿着一身旧军装,和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就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他和土改工作队一道,访贫问苦,摸清元宝村阶级状况,开展减租减息工作,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依靠他们进行土改。领导村屯干部和群众,挖穷根,进行阶级教育;挖臭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后齐心合力挖坏根,清理整顿了农会,选拔了新涌现的积极分子加入农会。他带领农民群众向封建势力展开了斗争,并给前段没分或少分土地的贫雇农补分了土地。周立波和元宝区委、工作队创造性地发动积极分子“栽槐树”,依靠群众整顿农会,煮熟“夹生饭”的经验被尚志县委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当时的《东北日报》也作了详细报道。他在元宝村工作期间,手不离笔,兜不离本。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主的黑门楼、大宅院,看见穷人住的破草房,他都会停下来写一会。开积极分子会、开斗争会,他很少在台上,总是在人空里钻来钻去,还是不停地往本上写。每天晚上,开完会后,他都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阅读文件,整理各种材料,经常通宵达旦。看到书记工作这样辛苦,初步尝到“翻身”滋味的几户农民悄悄给周立波送来了黏豆包、鸡蛋,还有的杀了自家的鸡给书记送来。周立波知道后,让工作人员把东西全部退还给乡亲们。他对乡亲们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不图任何回报。革命战争时期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也会一尘不染!”

在周立波和工作队员的感召下,范玉容、郭长兴等一众贫苦农民,逐步成长为觉悟高、斗争坚决、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干部的典型。周立波既注意培养、提高农民积极分子,又注意向他们学习,从而逐渐了解和熟悉了这些土生土长、勤劳朴实的庄稼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新人的成长。后来,这些人物都成为他创作《暴风骤雨》的生活原型。他还利用空闲时间记录下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斗争情景,为他的鸿篇巨制《暴风骤雨》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到1948年2月,东北彻底解决了土地问题,出现了“家家有好地,户户有牲口,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的喜人局面,为东北根据地建立了一个巩固的大后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在这一年,作家周立波根据自己在土改中的亲身体验,完成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创作。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这段话出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被周立波写在《暴风骤雨》的扉页上。我们从中不仅能看出《暴风骤雨》书名的由来,更可以想见这部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所秉持的信念与信仰。

《暴风骤雨》出版后,很快受到解放区甚至敌占区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解放区优秀作品奖和斯大林文学奖,并被译介到国外,成为一部跨越时空的红色经典。

时光穿过70多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号称“土改第一村”的元宝村已经变成今天小康路上的“亿元村”。看到花园广场、洋楼林立的当代元宝村时,不由更令人感叹《暴风骤雨》的精神价值。小说因其对时代精神的真实把握、对土改政策的通俗表达、对农民主体意识的尊重,深度唤醒了农民的现实参与性与内生奋斗动力,像拧紧的发条,再也停不下来。当地人将土改文化视为元宝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暴风骤雨》纪念馆已成为哈尔滨市红色旅游重要景点之一。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