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每天将2250吨垃圾变成“宝”
文章字数:652

  (上接第一版)还能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玉泉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园区拥有目前我省建设规模最大、运行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采用的焚烧发电工艺在国内位于前列。这些,为哈尔滨市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提供有力支撑。
  焚烧垃圾如何发电?园区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实际上是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在汽轮机内,蒸汽的热能再转变为轴旋转的机械能;最后在发电机内,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我们家里平时产出的两袋垃圾,在这里就会被转化成一度电。”陈晓明说。
  冬季运行,重在设备防寒
  春节期间,该园区的员工们仍坚守岗位,一线员工采取四班三倒制模式,确保厂区正常运转。
  为保障在冬季严寒中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必须保障渗滤液回喷系统稳定运行,使垃圾仓温度保持在28℃-32℃,卸料平台温度保持在25℃,加快垃圾发酵速度。为此,他们必须时时监控加热系统的运转。工作人员还为厂区室外设备、窗口等增加“棉被”,用于抵御冰雪及寒冷天气,有效做好各类设备的防寒防冻措施。
  陈晓明介绍,实际上,为了保障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正常进行,园区早在入秋时节就开始制定冬季生产预案,预案内容包括冬季极寒天气垃圾仓管理、冬季焚烧调整管理、设备防寒防冻组织措施等。
  园区还结合哈尔滨市地区气候特点,制定了针对自身的垃圾仓管理措施。例如,阶梯式供料,保障燃烧平稳;两侧的堆料区开区扩宽,保障料区底部排水及时等等;设置垃圾车“待缓区域”,便于垃圾车缓解冰冻垃圾……这一切,为垃圾充分焚烧打下良好的基础。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