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水晶宫”开天窗 “蟹将”有氧越冬
通河县凿冰输氧让万斤蟹苗安全过冬
文章字数:1083
农户为蟹苗凿冰输氧。
  本报记者 罗彦坤文/摄
  连续降雪给冰城的越冬池塘添了乱,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不断支招儿:应对大雪、速冻造成的乌冰面可马虎不得,咱得用勤劳保障冰城水产业安全。在通河县虾兵蟹将养殖家庭农场,一场给“水晶宫”开“天窗”的“战斗”一直在持续,这将是这个冬天的“常规战斗”。
  用冰镩奋力凿开一个冰窟窿,宋全将一个导氧泵扔进水里,很快,黑压压的螃蟹就聚满了冰窟窿处。宋全又扛起冰镩,开凿下一个“天窗”。“今年下雪早、雪量大、结冻快,出现了乌冰面,水下光合作用不足,容易缺氧,蟹子都憋坏了。”
  宋全是通河县虾兵蟹将养殖家庭农场的当家人,也是当地尝试室外培育越冬蟹苗的“第一人”。他的140亩池塘里放养了万斤蟹苗,明年开春,能够供应全县蟹稻田大户、水稻合作社。为了保障池塘清雪,宋全今年配备了一整套机械设备:铲冰车、滚刷车,还有油锯以及几十台大功率潜水泵。为了不让设备闲置,宋全还承包了县城两条街的清冰雪任务。
  宋全说,按照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的保产自救和防范措施,他的水塘进行24小时导氧,往年一口水塘开一个“天窗”就够了,今年要在冰面上凿出三五处,“这还显得有点不够用呢”。宋全开来了清雪机,但根本扫不动。他又准备了油锯,实在不行就得按照“采冰”的方法,开槽取走乌冰,“那是最后一招儿”。
  如今,稻田大闸蟹已成为冰城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通河生态稻田是重要的供应地之一。通过优种、优法、优销,通河稻田蟹迅速形成了产业规模,占领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并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宋全的池塘里,小拇指盖大小的蟹苗,放到稻田里养到秋天,就能长到三两重。养殖稻田蟹每亩收益在2000多元,有机稻米收益在2000元至3000元,两者利润不相上下。
  近年来,通河县全域推行绿色、有机水稻种植,蟹稻、虾稻、鱼稻、鸭稻立体种养模式“打头阵”,通河生态稻品质明显提升。2023年,“通河大米”品牌位列全国区域品牌榜大米类第4位,品牌价值达125.25亿元。“一田两用、一水双收”让稻米身价倍增,更让智慧种田“藏粮于技”理念深入人心。
  想有好苗儿,先得有好种,农业要发展,就得自己攥牢“农业芯片”。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通河县不但培育推广了“通稻香”1、2、3 号本地稻种,更在稻田养殖方面下了大力气,建成室内、室外稻田蟹、小龙虾繁育基地多处,接受市农科院水产分院技术指导,精心培养“本地苗”。
  “这满池的蟹子是通河生态稻的‘活标签’,只要保住了,明年蟹稻田的收益轻松翻番。”宋全说,政府鼓励“三链协同”“五优联动”,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立体农业、跨界农业、智慧农业正在打开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致富之门,作为养殖户,他得负起责任来。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