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纪录电影《冰建王国》12月7日全国上映
历时4年拍摄,记录上万人建设冰雪大世界的真实工作和生活情况
文章字数:1432
  《冰建王国》画面。
  本报讯(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黑龙江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冰建王国》将于12月7日通过全国艺联专线上映,与广大观众温暖相见。
  在中国的大地上,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而到了冬天,最不容错过的便是独特的北国风光。哈尔滨——这座北方城市,因其别样的冬日景致,总能获得许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每年12月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人们欣赏冰雕艺术的绝佳场所。一座座富含巧思、精心打造的冰雕令人惊叹,也为冰城的冬日之美锦上添花。这些冰雕是由谁设计、制作的?如此众多的冰块原料又是从何而来?为探寻精美的冰雕艺术背后的故事,纪录电影《冰建王国》别具慧眼地从“台前”奔赴“幕后”,透过冰雕的晶莹观察运冰、雕刻等环节的动人之处。
  纪录电影《冰建王国》历时4年拍摄,用镜头记录下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建设冰雪大世界的真实工作和生活情况。该片在国内外都收获了诸多好评,先后获得了2022年洛杉矶独立电影节“最佳长篇纪录片奖”和 2023 年第十九届中美电影节“最佳纪录电影奖”。
  据悉,纪录电影《冰建王国》将通过全国艺联专线上映。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全国艺联”)通过联合多家影院,共同推出的一系列独立艺术电影放映活动。这些电影往往不是大制作,而是关注社会、人性等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全国艺联专线影院包括万达电影院线、百老汇电影中心、江苏幸福蓝海影院、四川卢米埃影业、重庆保利万和电影院线等。
  每一部纪录片都承载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冰建王国》的可贵之处,是看见了“看不见的付出”。吸引人们驻足欣赏的华美冰雕,背后蕴含着大量辛勤的劳动。冰雕的原料来自哈尔滨的的母亲河松花江,极低的温度让河面覆盖了厚厚的冰层。在冰雕筹备期间,有上万名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在太阳岛上,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收集大量的冰块原料。
  短短的15天内,要准备原料、运送、设计和雕砌,时间紧张、工作繁重,但大伙总能通力合作,完成任务。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多来自周边地区,他们夏天务农,冬天便来做“冰建工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夜以继日地忙碌,从而让一个梦幻的“冰雪王国”拔地而起。这些“普通人”的毅力和想让生活更好的朴素心愿与玲珑的冰雕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冰雕的美丽不单呈现在外在,更饱含着牵挂和畅想的深层意义。
  影片主创齐滨英的故乡就是哈尔滨,在她第一次看到冰建现场时,幼时的多彩回忆瞬间牵动万千乡愁。作为独具特色的市民文化,诞生于1963年的冰雕由普通人所建、由普通人所赏,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能够在年末放松心灵、诗意栖居。
  近年来,冰雕的设计愈发多样,许多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将冰雕制成“大水法”等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形貌,或者在冰城堡内建造火锅店、酒吧等现代消费场所,力图让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拍摄完成后,影片多次在国外进行放映,也获得了诸多奖项。该片也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万花筒,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和风采。
  春去冬来,丰富的冰雪资源滋养了这座北方城市。冰块经过无数双勤劳的手、无数个颇具匠心的头脑,被雕砌成美丽动人的冰雕,从而让来客得以领略如此独特的北国风光。
  美好的事物总需要被记录和书写,《冰建王国》的拍摄难度,并不亚于取冰、运冰本身的过程。然而,幸有匠心独运、慧眼识真的导演力克万难,让冰雕和“冰建工人”的故事得以留存和传播。《冰建王国》让现实层面的冰雕之美与精心拍摄的影片画面相互交织,以无比优雅的姿态,奏响了一支冬日圆舞曲。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