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路通桥畅搬进新房 受灾群众心里亮堂
哈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帮助灾区建设更加美好家园
文章字数:2834
  9月10日,施工人员在龙王庙村加班加点为受灾群众重建新房。(本报资料片)
  ■孙健 曹群 王立春
  本报记者 王东 张大星 康福柱
  雪后的龙江大地银装素裹,黑土地又转换到千里冰封的时节。在蓝天白雪的映衬下,黑土地上的村落里炊烟袅袅,温馨祥和。这份安宁,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也印证了各级党委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果。
  今年8月,哈尔滨尚志、五常、双城和延寿等区、县(市)不同程度地遭遇洪涝灾害。9月7日,正在黑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受灾较重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了解灾后恢复重建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牵挂受灾群众,尚志市这次受灾较为严重,看到灾后恢复重建快速顺利,乡亲们生活有了着落、生产有了保障,心里很踏实。
  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温暖着黑土地上百姓的心。哈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用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让受灾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努力帮助受灾地区建设更加美好家园。
  室外天寒地冻
  受灾群众新家温暖如春
  尚志市被誉为塞北明珠,在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室外最低温度已降到-20℃。村民李殿友家门前的积雪清理得很干净,他家新建的房屋安装了地暖,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如春。“以前我家是96平方米的房子,被水淹塌了。这次盖了126平方米的新房,居住条件改善了,还有能存放农机、粮食的仓房。”李殿友高兴地介绍着他的新家。
  龙王庙村村民杨春贵的房子也在洪水中遭了灾,他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申请了政策补贴,联系施工队重新修缮房屋。仅1个多月,杨春贵就搬回家住了,新房整洁明亮,安装了煤电两用采暖锅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我家这个炕都是新砌的,还装了地暖,这屋子现在一烧老热乎了。”杨春贵说。
  保证让受灾群众在入冬前住进暖屋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也一直是哈尔滨尚志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入冬前,尚志市因灾受损房屋新建及维修已全部完成。受损的涵洞、桥梁、路基等基础设施也已全部修复完成。降雪后,为及时发现受灾居民房屋取暖可能存在的问题,尚志市乡镇社区干部特意选择在夜间入户走访。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工作队的孩子们辛苦了!”双城区韩甸镇红城村村民辛兰老人走进宽敞明亮的新家,心情激动地连声道谢。在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组、红城村村委会与“包村”的团区委、区住建局密切合作下,仅用31天就建成了新房。这座新型节能房屋,室内宽敞明亮,地面铺了瓷砖,崭新的炕柜、被褥、洗衣机、电冰箱、电炒锅等一应俱全,家里的米、面、油啥也不缺。
  辛兰老人是低保户,为让老人入住新居,爱心建筑企业选址免费为其建新房子。该房屋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模块化建设,具备施工周期短、防火性能优越、保温和防潮性能好等特点,水、电、路、网也齐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王鹏说。
  洪水无情人有情
  灾难面前彰显国企担当
  “是他们在蚂蚁河上新建起一座座桥梁,是他们助力修复一条条被洪水冲垮的河堤,是他们制服肆虐的洪水保住了千亩良田……”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宝山村、鱼池乡筒子沟村、长寿乡河北村的500多户村民不会忘记,今年尚志遭受洪水后,哈尔滨地铁集团先后为尚志市送去了槽钢、工字钢、钢筋、涵管、水泥等建桥材料,帮助村民抗洪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哈尔滨地铁集团一线员工冒着炎炎烈日,切割钢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他们昼夜施工,奋力拼搏15天,共援建蚂蚁河大桥等8座应急便桥,保障万亩农田颗粒归仓,发挥“地铁速度”,彰显国企担当。
  “有了这座桥,我们能过河下地秋收了,几千亩农田可得救了。”这是秋收时节,宝山村村民的心里话。村民们纷纷表示,这座便桥实实在在地修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无私帮助伸援手,心系百姓显真情。”双城区单城镇政兴村村委会给哈城发投集团送来一面锦旗,表达村委会、村民对哈城发投集团无私援助的由衷感谢。洪水中,政兴村赵泡屯受灾严重,哈城发投集团班子成员率130余名突击队员冒雨开进赵泡屯,展开道路清淤修复、垃圾清理清运、房屋清洁消杀、庭院水泵排水、食品物资捐赠发放、饮用水运送等工作,以最快速度帮助村民全面清洁家园,恢复整洁村容,重拾生活信心。
  送锦旗时,政兴村党支部书记张荣光介绍了村子现在的情况,“道路通畅了,村貌整洁了,新房屋已建好,感谢你们及时伸出援手,欢迎去我们村里做客,乡亲们都很想念你们。”
  托党和政府的福
  受灾村民约好新房里过大年
  “现在外面冷得赶上大冬天了,我家这新房子里可暖和了……”延寿县延寿镇城东村村民孙景泉和老伴坐在火炕上笑容满面,摸着热乎的火炕,他说:“我们老两口盼着一家人在这新房子里过年呢!”
  孙景泉说:“我真想告诉总书记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让他放心!我家被冲毁的老房子,过去到了冬天就透风。现在重建的新房加了保温板,保暖又防风雪,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
  “我家的新房子是9月2日开建的,10月16日建成我就搬了进来,水、电、供热啥的,党和政府全都给整好了,啥都没用我们操心。”孙景泉告诉记者,房子被冲毁后,他就到县里女儿家暂住,本来他以为今冬可能要在女儿家住了,可没想到新房建得这么快,镇党委、政府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天天帮着他监督新房建设工程质量和速度,让他心里踏实又温暖。“原来老土房住了快50年了,现在新房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点上柴火就能烧水热炕,冬天舒坦多了,日子更有滋味了。”孙景泉说。
  “我两个儿子今年都从深圳回来,我们一大家子九口人春节就在这新房里过年了!”城东村村民陈景川刚去采购了新的电锅炉回家,镇里帮助协调电力部门,满足了他们用电取暖的需求。延寿镇党委书记辛崇森告诉记者,为了让百姓住上新房、温暖过冬,该镇协调住建、自来水公司和电业部门,抢工期赶进度,多措并举推进新房建设,实施饮水工程并增派电力技术人员为受灾户实施供电入户。
  “为了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我们成立了重建维修指导组,指导各乡镇进行房屋重建,并在建房标准、安全监督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延寿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马冰辉告诉记者,该县在重建时注重推广装配式建筑(EPS模块)等农村新型建筑模式,建设符合延寿特色的现代宜居农房。
  同样遭受洪灾的五常市背荫河镇关家村村民于长清家的火炕热乎乎的,新房宽敞明亮,地面铺设了大块地砖,擦得干干净净,感觉很舒适。于长清说:“虽然外面下雪降温了,但屋里很暖和,心里更热乎,我家已经搬进来一个多月了,冬天还没到我家就住上了暖屋子,这都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
  在重建中,五常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了19个督导组,派出38名干部逐户检查工程质量、督导施工建设、工程进度,全力以赴做好乡、村两级灾后住房重建。同时,派出28名专业技术人员驻乡指导,巡回监管,为自建、联建、帮建、援建等各方主体解决问题,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全力承担灾后重建主体责任,高质量推进房屋重建维修。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