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坚持好“魂与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文章字数:3491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乔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题和任务也在变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必须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之所以说是重大创新,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有了马克思主义魂脉,而且还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坚持马克思主义魂脉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面对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认识到,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应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求中国共产党自身理论的创新。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成果,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时,很容易产生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教条的现象。实践证明,如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也是走不通的。毛泽东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活的灵魂,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理论创新的又一成果,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性成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曲折经验中,如何开辟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成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邓小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实际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其首要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此认识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在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理论创新的升级性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同志在恪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实现共产主义看作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也是分阶段演进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现已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党的理论又一次重大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要源于适应实际变化的理论创新。能够在不同阶段形成重大的理论成果,则是因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效结合。在这些结合中可以看到,党的几代领导人都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魂脉,找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立足点。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必须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推动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因此,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理论创新过程中始终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了实事求是这个传统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国东汉时期就使用的一个概念,后又演变为一个成语,表达的思想是,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规律性,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真实的美好才会向你展现。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实践中就是运用这一思想去贯彻马克思主义,并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改革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很好地运用了穷则思变这一传统思想。《周易·系辞下》写道:“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由此演化出来的“穷则思变”,成为中国历史变革并保持连续的一大秘密。邓小平同志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就是顺应了“穷则思变”的变通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走向富裕,而且是共同富裕。正是在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目标下才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明确地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文明提供了重要滋养,成为中华儿女思想、行为的深层依据。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总体上是开放的,吸收了许多来自外域的优秀文化。每一次成功的内外交流,背后都有着与中华文化交融发展的经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也必须有融入中华文化这一重要前提。
  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好“魂与根”结合的有效路径
  党的理论创新既要守住马克思主义这个魂,也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的经历证明,没有一个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无法取得胜利和获得成功的。在实现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被反复证明的正确方向。在中华民族即将完成追赶发达国家目标的时刻,探索独立且领先发展的道路,成为必须面对的新选择。走好未来的路,必须有党的创新理论指导,需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两个结合”,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新挑战。为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下深入认识中华民族历经坎坷但绵延不绝的密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中包含的实现现代化的基因。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马克思主义指明的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基础上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动力和焕发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的强大活力。同时,也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用包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和合理念等拓展马克思主义适应新时代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放性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在合作共荣的道路上前行,成为当下的一大需求。要使马克思主义这一关注人类命运的理论能够指导当今世界的变革,必须突出其内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应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以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形象引领中国发挥应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