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医教融合新模式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市教育局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文章字数:2039
  本报讯(记者 杨茉 张巍 纪天伟)5月23日,“聚焦心理健康 护航心灵成长”哈尔滨市教育局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暨2023年全市首场心理健康知识专家讲座在哈尔滨市少年宫剧场举行。建立校内心理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组建心理专家团队深入学校、开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绿色通道”、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合作协议签署后,教育、医疗部门将更加紧密合作,形成联动共享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危机识别精准度、干预有效性,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真正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用心用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近年来,哈市始终高度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树立中小学生“身心同健康”意识,用心用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配齐配足心理健康教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通过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等,实现班级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同时,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呵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为提升哈市心理健康教师素质,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哈市还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一区带一县,集中优势心理教师资源提升区域心理服务的品质;成立“心育讲师团”和教研指导组,定期深入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近年来,共组织开展13场高品质线上师资培训,参训教师累计2360人次。
  从2019年起,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联合实施“医心相伴、健康育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项目,定期邀请市第一专科医院、市第一医院的心理专家为心理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同时联合市精防办、市第一专科医院等部门定期召开青少年心理健康座谈会,搭建心理健康教师与医疗专家交流的平台,通过“医教结合”共同研究和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推进措施。多年来,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96311”免费服务热线及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配合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诊疗。如今哈市已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为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咨询服务。
  医教“新融合”推动学生心理教育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此次市教育局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携手,将进一步深化医教融合,整合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通过医教结合、医教协同的方式,完善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提升心理教师专业技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心理诊疗绿色通道、科学研究、心理危机处置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最大化地畅通信息渠道,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工作合力,相信全新的医教融合模式将推动全市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孩子们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后,市教育局将在学校内建立心理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和精神心理疾病防控机制,配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养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关专业兼职技术人员;开展心理普查及重点关注对象的排查和管理工作。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将全力支持哈市教育系统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把全市教育心理防治工作纳入到哈尔滨市精防体系建设中;定期派出心理科、精神科专家深入校园开展人员培训、心理辅导、讲座及业务指导工作;根据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开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绿色通道”,及时参与心理危机干预事件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服务。
  全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同上一节“心理教育课”
  签约仪式结束后,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精神科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张聪沛教授为参会人员进行2023年全市首场心理健康知识专家讲座。全市18个区、县(市)教育局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代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分管副校长、心理健康教师500余人,共聚一堂,同上一节“心理教育课”。
  张聪沛教授以“初高中生心理现状浅析及应对”为主题,从初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初高中生希望受尊重、被理解、被关心等心理需求,深刻剖析了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目前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危机、游戏危机、抑郁、焦虑等,并向老师们传授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
  “学校心理老师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体系化的统筹与指导,”张聪沛教授说,对于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学习危机,创设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学校、社会和家庭都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举办集体活动、启发式教育、每天半小时开放话题互动等,主动关心、积极支持遭受暂时失败的学生,调节孩子情绪,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肯定其优点,疏导其情绪。家长要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法,要宽严并济、正强化、消退法、储存情感,当好参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单一力量无法完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配合,共同用关怀和爱心塑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身心。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