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招揽全球英才建设“向北开放之都”
《人才新政30条》对支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出“重金悬赏”
文章字数:1144
  张怡(右二)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本报记者 姜雪松
  “对在哈企事业单位等引进的海外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配套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日前发布的哈尔滨《人才新政30条》,对支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出“重金悬赏”。此举意味着冰城将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汇聚全球英才建设“向北开放之都”。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为鼓励在哈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哈尔滨《人才新政30条》充分用好省级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和比较优势,强化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引发企业、教育、科技、文化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
  “海归”心声
  哈尔滨有家一样的归属感
  “哈尔滨《人才新政30条》让人眼前一亮,尤其对我这样从海外回国创业的人来说,更是充满了吸引力。”黑龙江天晴干细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怡说,“得人才者得未来,我对哈尔滨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2012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张怡博士携国际再生医学前沿技术来到哈尔滨创业,开启了“一个人的到来,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再生医学行业的发展”的传奇故事。11年间,张怡带领的团队建立了储存容量500万人份的亚洲最大细胞储存银行,成为具有储存包括造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胎盘亚全能干细胞等能力的全国储存品种最丰富的组织样本库,为填补黑龙江在干细胞储存、免疫细胞储存和再生医学技术研发应用领域的空白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此期间,张怡作为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得到了哈尔滨的格外“眷顾”。2015年,张怡拿到了哈尔滨市奖励给她的一套人才公寓的钥匙。“三室二厅的房子,精装修,连家电、筷子都备好了,政府招揽人才的细心可见一斑。”张怡说,“有了家,意味着我已经是一个哈尔滨人了,我的事业和家庭将永远归属于这片热土。”
  张怡所期待的“归属感”正是哈尔滨人才新政的最大亮点。《人才新政30条》尤其注重优化人才安居服务,探索在产业、人才集中区建设国际人才社(街)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优化软硬件服务水平,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不仅如此,《人才新政30条》还就优化人才医疗服务、出行服务等内容提出了多项优惠政策。根据规定,引进人才可享有医疗绿色通道、免门票游览市域内重点旅游景区等待遇。
  据悉,哈尔滨此次还将部属和省属高校院所纳入了支持范围,“对在哈企事业单位全职引进世界前200名大学(学科)、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副教授以上层次,以及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海外人才,配套给予50万元经费支持”。
  考虑部分特殊人才对解决“卡脖子”问题和补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个性化保障和支持,哈尔滨借鉴发达地区为此类人才“量身定制”政策,对引进的“高精尖缺”国际领军科技人才或团队,提出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下转第三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