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陕西发现8座“甲”字形大墓
系两周时“京”国所在地
文章字数:629
  中新网消息 记者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陶渠遗址发现西周、东周时期8座“甲”字形大墓,发掘完成其中7座,初步推断陶渠遗址是两周之际的“京”国所在地。
  陶渠遗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陶渠村东北、西赵庄村西。2020年5月开始,考古人员对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共勘探发现两周时期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以东西向壕沟为遗址北界,分为高等级居址区、普通居址区、大中型墓葬区和小型墓葬区等。其中发现“甲”字形大墓8座,年代大概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综合墓葬的年代、葬制葬俗以及“京”字铭文等,考古人员初步判断陶渠遗址的性质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京”邑,是西周晚期王室重臣京氏一族的封邑所在。“京”氏一族和秦同源,都是“嬴”姓,源自东方,西周金文中“京夷”和“秦夷”等并称,经过屡次迁徙后被周王朝分封到陶渠。
  据了解,已发掘的7座“甲”字形大墓,其中规模最大者全长36.6米。“甲”字形墓葬均被盗严重,四周有活土二层台,其中六座大墓均发现有1人至3人数量不等的殉人。此外,“甲”字形大墓在墓道中均埋葬有数量不等整车马,马车有两马、驷马之分,根据墓葬规模略有等差。通过墓葬规模、附属车马坑以及墓道内埋葬整车马的现象,专家判断甲字形墓的墓主有可能是“京”国的国君及其夫人。
  陶渠遗址考古队队长耿庆刚表示,陶渠遗址是关中地区两周之际为数不多的畿内封邑遗址,对研究周代的分封制、政治地理、“夷夏融合”等问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关于陶渠遗址的布局、功能分区等问题,正在开展相关工作。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