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
文章字数:4137

  哈尔滨学院讲师 顾相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重大意义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效解决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困难与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模板,不能照搬西方经验。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长远布局,带领人民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路程,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我国实际,秉承以人民为中心,自主探索并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与包容性,展示出现代化建设新的中国方案,不断创造属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建设的“东方奇迹”,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更加符合人类价值追求与历史发展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唯有在党的持续推进中才能朝着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稳步扎实迈进。
  其次,坚持党的领导塑造了世界现代化的中国形态。文明进步的程度标志着国家的进步发展程度,在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类型往往呈现出文明的不同形态、样式与发展水平,代表着风格各异的内在原则与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批判旧的世界发现新的世界”在现代化发展中摒弃资本逻辑,以创新思路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为世界范围内全面推进现代化开辟了新道路,使实现社会主义的全球复兴和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中国共产党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象征着事业的发展是不停留在任何一种状态的、未来指向的连续开拓进取过程。以纵向历史坐标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科学把握;来源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指导;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产生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10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产生的。是基于党的领导优势、人民力量凝聚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有利因素,塑造而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了新机遇。
  再次,坚持党的领导贡献了现代化理论的中国方案。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探索上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为起始,鉴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血与火”的历史事实和对工人阶级残酷的剥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的现代化是反对掠夺、剥削与压迫,秉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五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与“五个必由之路”的理论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走上一条突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现代化发展优先位置,有效防范资本逻辑的无序与失范,保障物质财富的增长目的惠及改善全体人民生活质量上来。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范式。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自主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特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出了一条后发国家独立实现现代化的原创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彰显了道路自信,凝聚了中国力量。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们要继续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关键”,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夯实基础、凝聚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实践路径
  首先,进一步完善同现代化相协调的党的全面领导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面对波谲云诡的国内外环境,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完善同现代化相协调的党的全面领导布局。第一,要完善党的政治领导。政治领导关乎党的根本性建设,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败,因此要进一步突出政治领导的战略定位,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政治引领作用。第二,要完善党的组织领导。新形势下党仍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维护党的领导的力量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上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组织设置、严密组织责任、激发组织效能,提高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向心力、执行力,培养一批风清气正,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三,要完善党的思想领导。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风浪、困难、矛盾。因此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常扫思想灰尘,补足精神之“钙”,解决好党员干部“总开关”的问题,让“初心”和“使命”永葆心头。继续发挥“历史自觉精神”主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掌握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调控手段,进一步增强党的思想理论科学性,提高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
  其次,加强同现代化相适应的党的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国家治理模式集多元化、整体化、信息化等诸多元素于一体,蕴含着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现代治理能力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行发展的题中之义。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党。因此,要将党的政治逻辑与现代化治理逻辑相融合,加强同现代化相适应的党的治理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提升党治国理政的制度化水平。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在掌握时代特征与坚定发展导向的基础上,促进党的治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互相联动,依托协商民主、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等机制,将党的建设优势延伸到制度治理优势。另一方面,要提升党治国理政的法治化水平。全面依法治国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此外,还要提升党治国理政的智能化水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迈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字产业、数字劳动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因此现代化国家的治理也要与时俱进开启“智能治理”的新阶段。要着力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打造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过程中党要将数字技术嵌入现代化治理全程,建立“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服务”体系架构,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推动数字治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成效。
  再次,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评价现代化的重要尺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是衡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要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首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过程,党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人民的主体建设力量,更好地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其次,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出现“人民”二字共174次,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面向未来,仍然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动力。再次,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增进人民福祉”的道路,是全体人民共建现代化事业。党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重要的位置,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身在最北方,心在党中央。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六个龙江”和“七大都市”战略目标为引领,锚定奋斗目标,沿着党的二十大路线坚定前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合力推动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扎实推进城市振兴,激发现代化城市新动能,焕发新活力。要始终牢记总书记关于振兴东北和振兴龙江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龙江四大精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冰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合力建设富裕、平安、和谐、美丽、开放的现代化哈尔滨!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