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文章字数:2853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解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自强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提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华民族擘画了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文明的进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蕴含在国家和民族中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华儿女对自身文明发展前景高度的信心和信念,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就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是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就是推进法治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将文化自信自强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激发全民族奋进新征程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自强的科学理论根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一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必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实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党对文化领域的绝对领导,可以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从不同维度探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掌握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三要强化思想宣传工作,增强阵地意识。思想宣传工作是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道路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的鲜明底色。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影响着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更要为了人民,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建设人民自己的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就是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行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和人人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路线。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传递人民声音、符合人民需求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使人民能够第一时间享有这些成果,让人民在社会主义中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生成认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凝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蕴含在民族和国家中最深层的规范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和实质所在,是整个社会的理想追求、发展目标、制度规范和行为标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风貌,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必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自信自强的文化构建出一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展现自身文化的特有魅力,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在与多元文化价值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以及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提供既具有自身独特价值又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学习和借鉴意义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构建被世界理解和认同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新时代自信自强的文化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世界理解中国、赞同中国、支持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中华民族新的伟大贡献。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