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誓将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延寿“新农人”扎根青山,打造立体化“现代果园”新样板
文章字数:1786
  张佩远查看果树长势。
  钱玺勇 本报记者 郝欣文/摄
  秋风送爽果飘香。这个季节,延寿县安山乡钱场山就是“花果山”,鸭梨、李子、苹果、葡萄、软枣猕猴桃……特色水果挂满枝头,盈润欲滴,吸引了大批游客穿梭在果树之间挑选、采摘、品尝。望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山林,延寿县长寿山园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佩远踌躇满志:“誓将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我和乡亲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正在逐步实现的理想!”
  守护着好山水,守望着好日子。张佩远这位延寿“新农人”,扎根青山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培育果园,不仅把荒山变成了“宝山”,如今,合作社正在发展林下、林中、林上立体经营,全力打造一座立体化“现代果园”。
  荒山变成“花果山”
  1986年,毕业于园艺专业的张佩远走出校园。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他毅然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延寿县。
  随后几年间,张佩远在承包的荒山上植树造林。树多了,山绿了,可他的欠债也越来越多,只见投入,不见效益。张佩远反思后,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和园艺产业,以“短”养“长”,永续发展。
  说干就干!张佩远把家安在了山上,并开辟出一片果园,钻研起果树种植。10多年来,张佩远在山间培育出多个林果新品种,利用龙江本地的秋子梨和野山梨嫁接繁育出的新品种,特别适合加工成冻梨,大受消费者喜爱。他给这个新品种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延寿冻梨王”。
  “这个新品种,肉软、汁多、耐贮藏,营养成分还很高,制成冻梨后口感更细腻,很多消费者成了回头客。”张佩远说,能培育出“冰城梨”新品种,为“农业芯片”贡献一份力量,是他最大的骄傲。
  好品质赢得好口碑,也换来了高效益。张佩远的果园面积逐年扩大,“延寿冻梨王”的品牌越叫越响。人们还给张佩远起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张果佬”。
  勇当致富“领头雁”
  一人富不算富。多年来,“农林户”个体造林越造越贫,面临效益低下、资金不足的窘境。张佩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已经在山林间蹚出了一条路的张佩远,决心联合有志绿化造林、扎根青山的“农林户”,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张佩远带领369名社员成立了延寿县长寿山园艺专业合作社,开始组织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走上了从协作到合作、从单一产业向融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在延寿县的绿水青山间,张佩远和社员们精心培育千亩梨园。每年丰收后,除销售部分鲜梨外,其余近60万斤送入冷库,制成冻梨后销往全国各地。
  “鲜梨冷冻卖,既延长了销售期,又增加了附加值。”张佩远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鲜梨只能每年应季销售,冻梨却可以从每年的12月一直卖到次年入夏。“只要客户有需求,合作社随时可以开冷库,把冻梨给客户发过去。”张佩远说,合作社的冻梨不但可以供应春节市场,甚至实现了第二年春夏时节反季销售。
  除了销售期长,冻梨还有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合作社的冻梨根本不愁卖,每年一入冬,全国各地的订单就陆续发来,批发价6元/斤,供不应求。”张佩远骄傲地说:“林间1亩地的冻梨产出,相当于30亩大豆的效益。‘延寿冻梨王’已经卖成了爆款,成了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打造“果园”新样板
  乡村有了新产业、山野有了新风景、乡亲有了新收入。但“张果佬”始终没闲着。如果说,让荒山花果飘香、硕果累累是张佩远的小目标,那么打造“立体果园”、产业融合发展则是他的大规划。
  在承包的山林脚下,张佩远和社员们打造了一座长寿山庄。依托山庄,合作社发展林下、林中、林上立体经营。除了冻梨外,合作社的林产品门类不断扩展,目前已扩展到瓜、果、菜、野、棚,花、草、林、药、庭立体园艺生产体系。同时,合作社还在发展乡村游、山林游新业态,形成了农、林、游融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共创的新局面。
  荣誉之花靠汗水浇灌。2016年,张佩远被国家三部委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延寿县长寿山庄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延寿县长寿山园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春来看花踏青,夏来纳凉避暑,秋来尝尽百果,冬来吃铁锅炖……时刻都能品尝到新鲜、正宗的农产品,这里还将有网红直播基地、垂钓中心、特色民宿等各类项目……”谈到山庄日后的规划,张佩远滔滔不绝。他说,要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把山庄建设成为一个集绿色农林产品生产、休闲旅游、科普示范、农事体验及亲子娱乐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综合开发基地,“让这片绿水青山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真正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