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让文化之花在松花江两岸绽放”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回到家乡的著名作家梁晓声
文章字数:1589
  梁晓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文/摄
  今年年初,根据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火了,因集中展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哈尔滨“光字片”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感动了无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哈尔滨人,更让哈尔滨这座城市频频登上热搜。8月5日,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回到家乡哈尔滨做客黑龙江文学馆,与黑龙江作家们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近距离交流。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梁晓声表示:“我虽然人在北京,但时刻关注着黑龙江文学发展,黑龙江的文学种子在何处呢?今天我有了答案,就在我们黑土地的各个角落。”
  哈尔滨城市精神让我“很温暖”
  “我出生在‘安字片’,我家就在安平街大院最里面的一间。我家这个房子是苏联时期俄国人为大院里的马夫们盖的,隔开之后住了梁家和陈家两家人。那时我父亲在外地,母亲上班常常不在家,我时常放学回来后就到隔壁陈大娘家拿吃的,看到有窝头拿起来掰一块就吃,家里没有米面了就拿着盆盛点回来,可以说拆了墙我们就是一家人。”虽然在小学毕业后,梁晓声就搬到了“光字片”生活,但至今回忆起邻居陈大娘,梁晓声仍满心感激。
  下乡后,梁晓声两年才能回一次家,有一段路程是他最难忘的回忆。“从火车站走出来,经过霁虹桥,从儿童电影院上坡到抚顺街的上坎,下去就是我家居住的‘光字片’。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我家住的这几条街的名字光仁街、光义街、光礼街……连起来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这个起街名的人一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经历世事沧桑,那些街名所传达的精神依然影响着我,这也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所倡导的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回想过往,梁晓声坦言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我从出生、下乡再到上大学,有着好的邻里关系、同学关系、知青关系,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后,老艺术家们对我也非常好,我身边人都非常友善”。因此,梁晓声的文学作品总是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友善,“在我的笔下越往后越能用一种相对温暖的目光看待普通劳动者身上的喜怒哀乐”。
  老百姓有什么话要说,我写出来就是了
  由《北方文学》文学杂志编发的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被长影改编拍摄成电影故事片,这是梁晓声走上银幕的起点。梁晓声认为,正是小说改编成电影,才让更多观众知道了他是从哈尔滨走出来的知青作家。
  随着电视剧《冰美神正在融化》《父亲》的播出,梁晓声被更多人关注。1994年,电视连续剧《年轮》在国庆节期间与观众见面,掀起了全国追剧热潮。该剧由梁晓声编剧,导演邓迎海借鉴电影手法进行拍摄,可以说这是一部由哈尔滨人编剧、哈尔滨人导演、哈尔滨人主演,描写当代哈尔滨人生活的电视剧。梁晓声曾表示:“我搞创作,对自己的要求平凡又简单:我是老百姓的‘儿子’,老百姓有什么话要说、有什么戏想看,就由我这个‘儿子’说出来、写出来就是了。”
  60岁之后不再“装深刻”
  在创作《人世间》时,梁晓声的文学理念和意识发生变化。“在我60岁之后,再也不伪装自己很‘深刻’。现在想起来,青年和中年‘装深刻’时其实是一个人非常累的时候,谁没有经历过当我们写一部作品甚至几行诗时,期盼别人评价‘好深刻’,因为那时会觉得是对我们最高的评价。但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叫深刻呢?我想大概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思想在此之前从没出现过,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思想。”
  “我们说的文学作品深刻,其实是通过形象深刻、细节深刻、对话深刻,把以前优秀的价值观更干练地体现出来,这才是文学艺术该做的事情。”梁晓声说,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期,你会突然发现有那么多的妙言隽语在自媒体中产生,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传达出的看社会和人生的智慧,一点也不低于作家。
  一座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什么最深刻?梁晓声认为是“这座城市有文化”。“哈尔滨城市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已经非常棒了,我们要不断播撒文学的种子、文艺的种子,绽放出文化的花朵,我希望我们的文化之花,不要像蒲公英一样飘到别处,就是在我们松花江两岸绽放开来。”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