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是应变保稳的基础支撑。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奋斗目标,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我市建成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先导区,在实施农业强省战略中打头阵、担重任、做表率,率先成为全省“四个农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蝶变的重大战略决策。
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把加快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四个农业”作为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重要抓手,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对农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组织与管理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我市农业存在的问题,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之都”,关键是科技创新。一是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支撑。我市农业科技资源丰富,要依托东北农大、哈兽研、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为发展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二是推动种业创新发展。夯实我市保障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种子是基础。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农业科技的突出短板。要找准突破口,整合发挥我市农业科研优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遗传改良,提升育种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快发展数字农业、生物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绿色农业能够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永续发展,加快推动我市农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推动我市由满足温饱的大粮仓变成满足营养健康的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给我市农产品贴上绿色标签,提升“哈字号”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三是推进农业“三减”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绿色有机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持续推进农药化肥施用增效,扩大有机肥用量,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品牌农业强调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标权,从而提高市场认知度,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进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我市农业种强销弱、身价配不上品质,关键品牌没有打响、营销没有跟上。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品牌,加快打造非转基因、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高质量农产品和高质量食品品牌。一是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强化品牌设计、品牌培育、品牌营销,推动创意设计在包装、功能、品牌方面的应用,完善品牌农业政策支持。二是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和监管保护,用好农交会、绿博会等大型展会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品牌资源扩张延伸、做大做强。三是把品牌建设与地理标志、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和品牌影响力。
大力发展质量农业。质量农业是以农业规模化、区域化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名优品牌创建、产品质量认证为标志,以农产品优质安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目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着力提标准、防风险、严监管,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题中之义。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持续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一是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分类,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规划,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二是完善乡村水、电、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启动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三是积极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养老等公共资源均等化,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021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2元,同比增长9.6%,比全国高2581元、比全省高3624元,但我市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逐渐减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项构成来看,转移性收入主要取决于国家惠农政策,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家庭财产积累的结果,需要长期循序渐进,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我市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比最高,两项合计占比超过80%,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是以调整结构为抓手,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调整农业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二是以优化服务为抓手,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把“稳就业”“保就业”精神落到实处,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三是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一是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试点,稳妥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核心是股份合作,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将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从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深入探索和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新模式等。
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承载。我市县域约占全市面积的80.8%、人口的41.9%,2021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22.7%,从总体上看,我市县域实力与省会城市地位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把工业化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市是第一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占比逐渐提高的阶段。要强化“无工不富”理念,以工业经济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发展做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各县资源禀赋、区位和产业优势,依托资源、放大资源,持续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现一产接“二”连“三”,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特色经济、拳头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县域财政实力。二是构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孤立的单体项目很难做大做强,产业链产业集群能更好地集聚要素资源实现专业分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三是要把产业园区作为主战场,大力提升县域开发区的承载功能,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大项目是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主引擎,抓县域经济,核心是抓产业项目建设。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高水平的谋划是高质量实施的前提,不重视谋划、谋划水平不高、前期工作不实不细,是当前我市抓项目建设的突出短板和弱项。各县(市)要再谋划生成一批先导性、基础性、牵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依兰县着力培育和服务重点产业项目,2021年雷沃农机、中煤能源等项目产量产值大幅提升,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和地方税收增长23.9%,在全省县域综合排名中从2020年的第59位上升到第14位(升45位)。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挖掘各县(市)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及历史文化传统,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引进企业、大上项目,借力发展,打造新的经济点,发展做大招商引资带动型县域经济。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重点产业项目按目标、责任、时限、标准,按月督查完成进度,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以重点大户为主抓好企业存量,紧盯增长大户,促进其加快发展。
着力补齐县域发展短板。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欠账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一是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交通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县域道桥和农村公路建设管护,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硬化路建设,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二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要下大力气做好狠抓农村垃圾处理、持续抓好农村污水治理、全面开展畜禽粪污清理、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