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深刻把握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意义
文章字数:6015
  黑龙江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 邢泽玮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这次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不断提出科学的战略策略作了全面总结。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战略策略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重视战略策略的问题,揭示了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精辟地指出了“什么是战略策略”“重视战略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战略和策略的关系”,对全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提出了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思想的最新论述。对此,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深刻把握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加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并作出正确的战略策略。
  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斗争实践的重要方法论
  战略策略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对什么是战略、什么是策略、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共产党人的战略和策略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和论述。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呈现的是一门斗争艺术,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斗争实践的重要方法论。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工人阶级政党开展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共产党始终把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运动的未来”,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原则,然而作出正确的妥协、保持共产党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联盟、粉碎旧政权并夺取新政权等“当前的运动”,既是实现“运动的未来”的手段,也是实现“运动的未来”的过程,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选择。战略和策略的基本问题,就是最终斗争目标和当前斗争方式的关系问题,战略与策略的矛盾关系,反映了本质与现象、普遍与特殊、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的辩证关系。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思想,将关于战略和策略的一些片断的零碎的观念结合,发展为指导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规则和指导原则的体系,制定出无产阶级斗争的完整的战略和周密的策略。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以布尔什维克利用“合法机会”,在最反动的议会、最反动的工会等组织中进行“合法工作”,在最反动的杜马中,把整个工人选民团都争取过来的事例,阐释了布尔什维克“正确的进攻和正确的退却”,总结出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是布尔什维主义胜利的历史经验。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第七部分“战略与策略”中总结评价:“列宁主义的战略和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列宁的战略和策略思想给马克思主义实践带来重要启示,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坚定战略目标,并在实践中依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具体革命策略和路线。
  斯大林系统地总结了列宁的战略和策略思想,明确了战略和策略的定义,论证了战略和策略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战略就是规定无产阶级在革命某一阶段上的主要的打击方向,制定革命力量的相应的布置计划,在革命这一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为实现这个计划而斗争。战略因革命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阶段而变更,而在某一阶段的整个时期基本上是不变的。策略就是规定无产阶级在运动的来潮或退潮、革命的高涨或低落这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路线,就是通过以新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代替旧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以新的口号代替旧的口号,通过把这些形式配合起来等等来为实现这条路线而斗争。策略在革命的某一阶段上可以随着革命的来潮或退潮、革命的高涨或低落而变更好几次。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服从于战略的,是服务于战略的。
  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战略和策略思想,结合中国长期革命实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战略策略和军事战略策略,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战略上藐视敌人和困难,战术上重视敌人和困难”“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派”“红区与白区、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武装斗争与和平谈判相结合,针锋相对,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积极的让步和有原则的妥协”“坚定的原则性和必要的灵活性”等一系列战略策略指导思想,为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奋斗史的重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提出科学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战略策略,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历史串联起党百年奋斗史的逻辑主线。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体现的是一条历史脉络,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奋斗史的重要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推进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从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然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广大军民逐步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党领导建立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审时度势调整外交战略,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并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以贯之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纵观党制定战略策略的历史,只有明确革命阶段的主要任务,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从世情党情国情实际出发,才能作出准确、科学、主动的战略安排;只有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才能适时调整最正确的策略抉择。党的历史中曾有过对战略和策略的误判,导致了革命事业走上弯路、造成损失,但这更加体现出制定正确战略策略的重要性,不失为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经验教训和宝贵财富。
  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重要命题
  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启示我们,重视战略策略问题需要作为坚持不懈的工作方法和历史经验。战略策略外在表现为一系列的思想理念和决策部署,但是内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高战略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就是从因果关系上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用具体的方法论形式再一次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凝练和发展,重视战略策略的主体不仅是党中央,全体党员也应该具备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表达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重要命题。
  战略思维是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善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遵循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战略思维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首先,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领域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从而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其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直面矛盾,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再次,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充分运用辩证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分析矛盾,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最后,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还是要靠实践出真知,用实践来检验,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同时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战略思维源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其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要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深入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战略思维要求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把握好战略、策略的变和不变的关系。面对复杂深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大有希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辟前行道路;如果没有足够战略定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战略上摇摆不定,就容易随波逐流、进退失据,乃至丧失行动能力,错失发展机遇。实现伟大目标,进行战略抉择,作出重大决策,不仅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发挥策略活力,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在复杂形势下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协调好战略与策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必须无条件执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强调战略定力并非否定策略活力,准确把握战略与策略的关系问题,就是要在战略的坚定性下发挥策略的灵活性,要在策略的灵活性中保证战略的坚定性,将战略定力与策略活力两相结合,不断夺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胜利。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