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为“王者之师”贡献冰城力量
文章字数:1204
  (上接第一版)任广旭说:“这些气膜冰场都可以进行专业训练,大大缓解了冰场资源不足的困境,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充足的上冰时间。”八区体育场被改造为新的全民健身中心,八区冰球馆也完成了翻新工作,花滑、速滑、冰壶、冰球等冰雪运动项目都有了各自的训练场地。
  在有关部门扶持下,冰上俱乐部和商业冰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哈尔滨的孩子想学滑冰再也不需要冬天在室外挨冻,或者排队等冰场了,很多大商场里有设施先进的室内冰场,随时提供冰鞋、护具和教练指导。
  装备“鸟枪换炮”训练更有保障
  哈尔滨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已经有几十年,场馆和基础设施改善为培养冰雪后备人才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和比赛条件,也让更多青少年爱上了冰雪运动。任广旭说:“以前大家总以为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是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学体育,不少家长送孩子学滑冰是想中高考加分,功利性很强。现在‘应试体育’逐渐转换成‘兴趣体育’,孩子从‘要我练’变成了‘我要练’。而‘双减’政策落实后,孩子们也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体育运动学校是一个分水岭,承载了他们从区县(市)体校到专业队的过渡,经过运动学校的打磨之后,他们才有可能进入专业队。在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执教十几年,任广旭已经为各大专业队伍输送了几十名运动员,现在经他培养的“00后”运动员已经开始在国际大赛夺牌,2020年冬青奥会1000米短道速滑比赛季军李孔超就是他的徒弟。接受记者采访时,任广旭正带着学生在外地冬训,他目前的这批学生有15人,年龄在10到15岁之间,有时候看着孩子们穿戴着专业护具上冰,他会忍不住念叨几句,“你们现在的装备太好了,一定要好好练。我们当运动员那会儿哪有这些啊!”
  任广旭还记得自己十几年前带的第一批学生,10个10到12岁的孩子,“当年速滑服还是分体的,没有防护功能,防切割的衣服要单独套在里边,很笨重。当时觉得孩子们已经够享福了,冰场条件好,训练讲究科学性,装备先进,从头盔、护目镜、速滑服到冰鞋,一套加起来要上千元钱,不得了。”如今学生们的装备早已更迭了几代,穿上了连体防切割的速滑服,全身装备加起来近万元,而从进入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除了冰鞋之外,学生们的吃、住、训练和装备费用都由学校承担。
  最近在哈尔滨拍摄的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冰雪之名》大热,都是关于哈尔滨几代冰雪健儿的故事,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们也参与了拍摄,向哈尔滨冰雪运动的开拓者们致敬。任广旭说,电视剧里短道速滑教练在“野冰场”发现好苗子的情节完全来源于生活,哈尔滨冰雪文化氛围越来越好,“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这些教练经常会去各学校、公园的冰场发掘有潜力的孩子,而冬奥会开幕以来,来咨询想学短道速滑的孩子更是一个接一个。
  “哈尔滨培养出了任子威、张会、张虹、申雪、赵宏博等世界冠军,我们这代教练员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希望有更多孩子投入到冰雪运动中来,感受滑冰的魅力。”任广旭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