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记者跨赛区报道冬奥
“急行”180公里 4小时登上“云顶”
文章字数:696
  主媒体中心。
  以往的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往往冰强雪弱,但北京冬奥会,随着谷爱凌、苏翊鸣等年轻小将的崛起,这一格局被逐步打破。对于很多只能派出少量记者的新闻单位来说,跨越冰上和雪上赛区,实现报道方面的“全覆盖”有着不小的难度。
  本届冬奥会,为了方便记者跨赛区采访,京张高铁的清河、延庆、太子城站实行了55天的闭环、非闭环管理。作为闭环内的一员,记者需要以闭环人员的身份通过12306App进行免费预约车票,并进入组委会预留好的4节闭环车厢,从而完成北京、张家口和延庆赛区的跨赛区采访工作。
  2月10日,中国队的雪上项目迎来了优势项目狂潮。本报的特派记者们也终于体验了一把跨赛区采访的辛苦。9时的比赛,记者们不到凌晨4时就起床,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在8时10分左右到达比赛场地,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
  虽说从清河站(北京)到达太子城站(张家口)仅需要50分钟,但真正的车程却远比这复杂许多。由于本届冬奥会采用闭环管理的模式,所有记者若想到达比赛场馆或车站,必须以北京主新闻中心(MMC)作为换乘点,跨赛区采访更要从目的地的主新闻中心再前往赛场。
  为了在9时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比赛开赛前到达云顶滑雪公园,记者只能搭乘6时20分的高铁从清河赶往太子城。要想顺利上车,就必须搭乘酒店4时30分的汽车抵达MMC,再换乘5时15分前往清河站的汽车。而在7时10分抵达太子城站后,所有来时的流程还要再进行一遍。简单点说,就是记者一早上搭了5班车,经过6个点位,路程180公里,最终抵达了采访地点。从天黑走到天亮,说出来只有7个字,做起来却是不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过程辛苦,但能在雪上领略到中外选手的风采,这点辛苦,值了!
  本报特派记者 张堃雷 王坤/文 韩伟/摄 北京报道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