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报特派记者独家揭秘金博洋“魔鬼训练”:
上下午各练一套 天天滑到力竭
文章字数:820
  本报特派记者 王坤 张堃雷 北京报道
  在哈尔滨籍中国名将金博洋2月8日上午比完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短节目后,本报北京冬奥会特派记者幸运地被奥组委选中进入混合采访区,见到了金博洋。虽然是集体采访,但金博洋一听到家乡记者的声音,特别开心,金博洋一连回答了本报记者多个问题。
  “东方神秘力量”
  助他轻松放大招
  金博洋是北京冬奥会名副其实的“劳模”——此前代表中国队在花样滑冰团体赛中参加男单短节目和自由滑两项比赛,“满勤营业”。本报记者表示有些心疼他:“你这等于是隔一天一比赛,你是如何在今天迅速调整到一个这么好的状态呢?”
  努力的确没有捷径。金博洋告诉记者,在北京冬奥会开始之前,他进行了持续两个星期的魔鬼训练测试——每天上下午各滑一套节目,两天连滑四套节目。这种测试和备战的强度,是平昌冬奥会的两倍还多。“所以体能的状态已经很好了,体能是没什么问题的。”
  事实上,他并不认为今天是最佳状态。之前团体赛两套节目下来,导致“今天兴奋不起来”。他上场练习时,做了个擅长的三周半跳,结果一个摔倒、一个跳空,尽管“招牌大招”勾手四周接后外点冰三周在练习中成功了,但他“当时脑中有一丝丝动荡,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当他站在冰场上时,清晰听到了场上的祖国人民为自己加油。“就真的有一种东方的神秘力量。我今天做这个动作,比我平时最好状态使用的力量要少,感觉就像是被托着完成的,很轻松。”
  “天天”并不是“天天快乐”
  他在这一天的起床时间是7时15分。而大部分花样滑冰运动员一天当中的最好状态通常是下午和晚间。他说,自己从去年9月就开始在这个时间训练,用以应对北京冬奥会男单的比赛。日复一日枯燥的重复训练,每天滑到力竭为止。
  金博洋的小名叫“天天”,他很喜欢家乡媒体用东北话叫他的小名。很多人以为“天天”就是“天天快乐”的意思,很多人说他天生乐天派。他说:“其实,我是一个把快乐留给别人、把悲伤留给自己的人。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比较emo(网络用语“颓废”),可能现实中唯唯诺诺、镜头前大大咧咧。”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