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赛后发布会上,夺冠的冰城健儿任子威回答本报记者现场提问——
我能为祖国献出的最大力量,就是多拿金牌
文章字数:1069
  比赛现场,任子威一马当先。本报特派记者 韩伟摄
  本报特派记者 王坤 张堃雷 北京报道
  2月7日晚,中国队任子威和李文龙、匈牙利队刘少昂,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后,出席了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是,在北京冬奥会每天的赛后发布会,本报特派记者都要提前用官方注册的记者证现场换取同声传译机,再进入现场。这次发布会,别说同声传译机没用上,记者干脆在现场当着世界各地媒体的面儿,直接用东北话跟冠、亚、季军唠上了。
  可能是因为体力消耗比较大,也可能是因为此前在混采区哭得有点凶,任子威刚坐下,就豪饮了半瓶水。他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特别斯文,回答问题时习惯眯起小眼睛,但东北爷们的性子是真的直——真要认真说起话来,言简意赅,拒绝煽情,拒绝矫情。比如,有记者问他“此刻最想对小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媒体记者本来期待一个特别有仪式感的回答,结果他说:“对自己?没啥可说的,小孩儿也不记事,9岁小孩能想啥!”再比如有记者问他没写作业被导师踢出群的事,他说:“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你们觉得是个梗,但我现在就是专心训练。”
  其他两位“东北人”也操着浓重的东北话,让原本严肃的发布会现场喜感满满。当被问及拿奖牌感受时,辽宁籍的李文龙一口辽宁话:“属实没想到,感谢这个团队。”从小在吉林训练的匈牙利选手刘少昂说:“挺高兴的,决赛时候,5个人名字都像中国人的名儿,滑得还是贼累。”
  人送外号“梗直boy”的任子威,见到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提问时,他摘了一下口罩、点了一下头,随后戴上口罩,特别认真听家乡媒体提问。本报记者问:获得上一枚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金牌后,你曾说北京冬奥会这4年是你人生中最艰难的4年,你都经历了什么?任子威十分动情地说:“4年来,这个团队出现了很多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我也在挑战自我。每一次短道速滑,永远都会有人站出来;每一届冬奥会,我们都是中国冰雪的‘冰上尖刀’,中国短道速滑永远不会让大家失望。今天我拼到第二金,我觉得不是我个人的金牌,我们3个人是代表团队的力量拼到最后,所以它还是团队的金牌。接下来的比赛,我们还会一项一项全力去拼,拼到哪儿是哪儿!”
  任子威获得首金时,他远在家乡的军人父亲曾说:“我的心中有祖国,我的儿子心中有祖国。”对于父亲,任子威目前“没有更多想说的”。他说:“比赛还没有结束,我跟我自己爸妈有啥可说的(笑)?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可能不练短道,我就去当兵了。现在,我觉得体育赛场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场,我现在就是在战斗。部队大院的成长经历,让我更爱我的祖国,而我能为祖国献出的最大力量,就是多拿金牌!”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