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中华文脉 照亮复兴之路
文章字数:4891
(上接第一版)
在厚植文化基因中凝聚精神力量,正是中国梦文化内涵激发出的澎湃动力。
如今,基层群众贴出对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写下心声:“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中国梦蕴含的文化意蕴,极大焕发出中华民族“团结如一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根植于一个国家特有的历史文化中。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竞争,在当代中国坚守文化自信,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大校园,在同师生座谈时这样回答: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质朴理想相互连通;
“爱国、敬业”汲取“丹心报国”“天道酬勤”的精神追求;
“诚信、友善”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代智慧;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核心价值观中,使之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激活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提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陕西考察,强调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百姓日用不觉的行为准则,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新时代的中国,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纷纷涌现,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以文培元,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这是发生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的感人一幕:
“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2017年11月17日,在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代表年事已高,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
用行动诠释出礼敬贤德、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暖人心窝的话语举动传为佳话。
2015年2月17日,农历大年廿九,空气中充满春天的味道。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团拜会。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约1400字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分之一篇幅讲述了“家”的意义,生动传递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把“严以修身”摆在“三严三实”之首,叮嘱“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勉励广大青年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今,伴随着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广大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迈向崭新征程。
文脉传承历久弥新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最初印记。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外国专家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鉴往知来。
透视历史的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坚毅而深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从传统街区、古建筑保护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座谈到云冈石窟考察,从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一次次触摸历史,一次次寻访传统,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故居即将“一拆了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听闻这一消息,立刻叫停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
从拆到修,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考验的是历史远见。
2021年3月,正在福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三坊七巷。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总书记的话又一次沸腾了古老街巷。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始终如一,身体力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始终如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的文博单位。“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殷殷嘱托寄寓总书记对文脉延续的深刻思考。
中华大地上,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鼓浪屿演绎万国建筑博物馆风情,古城潮州留驻岭南文化穿越时光的精魂,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与浓浓乡情,八廓街见证西藏翻天覆地历史巨变……
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
从时隔37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到中央政治局就考古为题举行集体学习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从三星堆考古让古蜀文明之光再次闪耀,到阔别160年的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从历尽600年沧桑的《永乐大典》回归再造,到我国以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位居世界第一……
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历史长河汹涌澎湃,唯有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尽劫波从未中断;进入新时代,更加生气勃勃、刚健有为,每朵浪花都有奔腾故事。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化屋村,扶贫车间里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考量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新时代中华文化滚滚向前的强大内驱力。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部署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与群众包饺子、打糍粑共度传统节日,同戏迷一起听三弦、看花鼓戏,买香包、布鞋给民间手艺人“捧捧场”……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垂范,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滋养当代心灵。
2014年10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时隔72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创作锚定航向。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号召一呼百应,舞剧《大梦敦煌》、昆剧《临川四梦》、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等优秀文艺作品涌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海内外热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增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放眼新时代,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绵延勃发,升腾盛世图景,激荡复兴气象。
交流互鉴命运与共
2021年10月26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百天之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问世。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奖牌上,铭刻冰雪纹和祥云纹。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于方寸之间交相辉映。
一枚奖牌,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温润优雅的文明气度,寄托着人类的共同梦想。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总书记以茶酒作喻,一语中的:“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2019年11月,雅典卫城博物馆。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
从古希腊大理石雕像上的“拔火罐”图案谈到古代中医,由帕特农神庙三角楣上的众神雕像联系到中国古籍《山海经》……短短一个小时,虽道不尽历史沧桑,却打开了文明对话交流的新天地。
西子湖畔,粼粼波光,倒映着G20峰会欢迎晚宴的东方神韵。
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不同文明相惜相知,开拓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新路径。
当前,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这一植根于历史厚土的中国智慧,让“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再现于世,也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胸襟,为各国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一场场主场外交,彰显开放自信的大国胸怀。
亚洲、欧洲、非洲、拉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用一次次紧急驰援,展现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
今天,带着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广阔的全球视野,中国人民更加认识到,复兴不仅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赛道上的赶超,更是一个大国现代化进程中兼收并蓄的气度;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应是一个民族文明观的自信表达。
2019年5月15日,浩瀚夜空下,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各国艺术家欢歌曼舞、激情飞扬,献上精彩的亚洲文化嘉年华,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刻,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这一刻,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位外国政要这样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的高度赞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下转第八版)
在厚植文化基因中凝聚精神力量,正是中国梦文化内涵激发出的澎湃动力。
如今,基层群众贴出对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写下心声:“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中国梦蕴含的文化意蕴,极大焕发出中华民族“团结如一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根植于一个国家特有的历史文化中。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竞争,在当代中国坚守文化自信,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大校园,在同师生座谈时这样回答: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质朴理想相互连通;
“爱国、敬业”汲取“丹心报国”“天道酬勤”的精神追求;
“诚信、友善”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代智慧;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核心价值观中,使之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激活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提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陕西考察,强调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百姓日用不觉的行为准则,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新时代的中国,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纷纷涌现,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以文培元,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这是发生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的感人一幕:
“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2017年11月17日,在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代表年事已高,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
用行动诠释出礼敬贤德、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暖人心窝的话语举动传为佳话。
2015年2月17日,农历大年廿九,空气中充满春天的味道。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团拜会。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约1400字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分之一篇幅讲述了“家”的意义,生动传递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把“严以修身”摆在“三严三实”之首,叮嘱“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勉励广大青年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今,伴随着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广大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迈向崭新征程。
文脉传承历久弥新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最初印记。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外国专家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鉴往知来。
透视历史的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坚毅而深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从传统街区、古建筑保护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座谈到云冈石窟考察,从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一次次触摸历史,一次次寻访传统,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故居即将“一拆了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听闻这一消息,立刻叫停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
从拆到修,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考验的是历史远见。
2021年3月,正在福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三坊七巷。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总书记的话又一次沸腾了古老街巷。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始终如一,身体力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始终如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的文博单位。“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殷殷嘱托寄寓总书记对文脉延续的深刻思考。
中华大地上,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鼓浪屿演绎万国建筑博物馆风情,古城潮州留驻岭南文化穿越时光的精魂,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与浓浓乡情,八廓街见证西藏翻天覆地历史巨变……
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
从时隔37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到中央政治局就考古为题举行集体学习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从三星堆考古让古蜀文明之光再次闪耀,到阔别160年的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从历尽600年沧桑的《永乐大典》回归再造,到我国以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位居世界第一……
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历史长河汹涌澎湃,唯有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尽劫波从未中断;进入新时代,更加生气勃勃、刚健有为,每朵浪花都有奔腾故事。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化屋村,扶贫车间里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考量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新时代中华文化滚滚向前的强大内驱力。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部署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与群众包饺子、打糍粑共度传统节日,同戏迷一起听三弦、看花鼓戏,买香包、布鞋给民间手艺人“捧捧场”……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垂范,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滋养当代心灵。
2014年10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时隔72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创作锚定航向。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号召一呼百应,舞剧《大梦敦煌》、昆剧《临川四梦》、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等优秀文艺作品涌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海内外热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增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放眼新时代,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绵延勃发,升腾盛世图景,激荡复兴气象。
交流互鉴命运与共
2021年10月26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百天之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问世。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奖牌上,铭刻冰雪纹和祥云纹。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于方寸之间交相辉映。
一枚奖牌,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温润优雅的文明气度,寄托着人类的共同梦想。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总书记以茶酒作喻,一语中的:“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2019年11月,雅典卫城博物馆。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
从古希腊大理石雕像上的“拔火罐”图案谈到古代中医,由帕特农神庙三角楣上的众神雕像联系到中国古籍《山海经》……短短一个小时,虽道不尽历史沧桑,却打开了文明对话交流的新天地。
西子湖畔,粼粼波光,倒映着G20峰会欢迎晚宴的东方神韵。
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不同文明相惜相知,开拓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新路径。
当前,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这一植根于历史厚土的中国智慧,让“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再现于世,也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胸襟,为各国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一场场主场外交,彰显开放自信的大国胸怀。
亚洲、欧洲、非洲、拉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用一次次紧急驰援,展现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
今天,带着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广阔的全球视野,中国人民更加认识到,复兴不仅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赛道上的赶超,更是一个大国现代化进程中兼收并蓄的气度;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应是一个民族文明观的自信表达。
2019年5月15日,浩瀚夜空下,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各国艺术家欢歌曼舞、激情飞扬,献上精彩的亚洲文化嘉年华,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刻,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这一刻,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位外国政要这样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的高度赞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