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伟大抗战精神,我们永远不能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之际访哈市抗战老战士
文章字数:1209


  本报记者 杜菲菲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硝烟散尽,时代变迁,精神永存。近日,记者采访了哈市抗战老战士王济堂、徐耀增,在他们不灭的记忆中,回望烽火岁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他们说。
  王济堂 “发挥余热,把东北抗联精神弘扬好”
  写文章、作讲座、受邀参加主题活动……对于92岁的抗战老兵王济堂来说,离休后的生活忙碌且充实。繁忙背后,是老人强烈的使命担当——铭记历史,讲好东北抗联故事。
  王济堂生于1930年6月。他出生不久,哈尔滨便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母亲去世后,我跟随开豆腐坊的大伯一同生活,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王济堂说,“日本宪兵不仅到豆腐坊白吃、白拿豆腐,还和伪警到豆腐坊抓劳工,稍不如意就对人拳打脚踢……”至今,回想起这一幕幕,王济堂仍倍感心痛。13岁那年,受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领导人张瑞麟指派,王济堂以铁路工人身份为掩护,在中共三棵树铁路工厂地下党支部书记董丽泉的单线领导下,潜伏在三棵树铁路工厂为地下党工作。
  收集情报、传递情报,参与破坏生产设备,拖延日军运输计划……潜伏期间,王济堂屡立战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也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信仰。“1944年2月,董丽泉被日本特务逮捕,虽受尽酷刑,但他始终守口如瓶,最终被折磨致死。”王济堂说,“董大哥宁死不屈,用生命保守了党的秘密,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离休后,王济堂笔耕不辍,至今已写下百万字回忆录。“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我要发挥余热、继续努力,把东北抗联精神弘扬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他说。
  徐耀增 “珍惜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奋斗”
  “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打仗为哪桩?八路军打仗为老乡,八路军来帮助咱们打虎狼……”时隔多年,年逾九旬的徐耀增老人还清晰地记得这首儿时传唱的红歌。12岁时,家住河北省卢龙县侯各庄村的徐耀增在八路军地方工作队影响下,成为儿童团的一员,平日利用放猪放羊的契机,为游击队送情报。谈起自己的革命道路,老人说:“八路军是为了老百姓好,村里人都知道!”
  1944年3月,因身份暴露,徐耀增被送至冀东军区十二军分区十二团,幸而脱险。进入部队后,他成为一名司号手,与战友们并肩作战。1944年冬季的一天,日军和伪军将他借宿的河北省昌黎县大滩村包围,并将全村人集中到谷场,称有八路军住在村中,要求各家将家人认领回家。“当时,是一位大娘站出来,牵着我回家,救了我一命,如果不是大娘,我的身份就暴露了……”徐耀增说,在战争岁月中,好几次他都险些牺牲。而那时,一次次战斗后,徐耀增和战友们总会互相拍打肩膀,说上一句:“你还活着!”
  抗日战争胜利后,徐耀增随部队编入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转业后,徐耀增于1960年来到哈尔滨工作生活至今,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老人说:“历史不能忘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奋斗!”
  (图片均由家属提供)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