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人在太空“漂”穿衣有讲究
文章字数:831

  知识点
  保障航天员舱外作业的舱外航天服有哪些黑科技?目前有哪些国家独立掌握了出舱技术……
  舱外航天服是一个“小的航天器”
  “舱外航天服的功能非常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是一个小的航天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介绍,“舱外是真空环境,航天服要供应氧气,保证气体循环和恒定温度;要能屏蔽紫外线以及打到人身上会破坏DNA的粒子辐射;还要防止微流星体和微轨道碎片,如果是小的碎片,穿上保护服就可以。”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飞天”舱外航天服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还有一个巧妙的设计藏在舱外航天服上——航天服上的字都是“反着的”。因为当航天员穿上厚厚的舱外航天服后,在头盔里面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字。工程人员为此在衣服手臂处安装了一个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衣服上的字。因此,舱外航天服上的字是镜像的。
  目前有三个国家独立掌握出舱技术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入宇宙,并出舱行走24分钟,顺利成为地球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列昂诺夫生前在接受俄媒采访时称,这次“太空行走”非常危险,上了太空,迎来不少意外。
  航天服在内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开始膨胀,肿得像个大气球。列昂诺夫说,这让体积庞大的他被挡在飞船舱门外。为了返回船舱,列昂诺夫开始给航天服减压,在危险时分,他的体重骤降了10 余斤,每一只鞋子里都积聚了大量汗水。最终才慢慢挤进船舱。
  3个月后,第二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来自美国。1965年6月3日,美国航天员爱德华·怀特被送上太空,成为第一个进行出舱活动的美国人。当天,他离开格米尼4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漂浮了23分钟。
  43年后,中国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太空行走”。2008年9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翟志刚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京报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