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田保姆”上岗,蹚出集约耕种新路子
哈市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
文章字数:980
  无人机让农业生产更智慧、更高效。
  钱玺勇 本报记者 郝欣文/摄
  初秋8月,走进延寿县安山乡安山村水稻种植基地,连片的稻田已进入灌浆期,一株株水稻根茎粗壮、颗粒饱满。秋风吹过,稻浪滚滚,呈现出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过了灌浆期,丰收就在眼前了。”站在稻田边,延寿县嘉禾春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志忠踌躇满志。社员依托合作社圆了小康梦,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合作社给427户乡亲当“田保姆”,“托”起了他们的增收致富新前景、新希望。
  市农科院农经中心主任刘颖卓介绍,根据《哈尔滨市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我市托管面积将达到300万亩。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土地托管等于给乡亲们找来“田保姆”,“嘉禾春天”这样的合作社,正是市有关部门关注的目标。
  “田保姆”上岗 破解合作社发展瓶颈
  2011年,农民企业家宋志忠回乡组建了嘉禾春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延寿县是半山区农业县,非常适合发展稻米产业。合作社决定发展优质功能米产业,并详细制定了发展规划,依托合作社的集约效应发展种植基地。其中,富硒、富锌、富钙、富铬等营养功能米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收益不错。合作社蒸蒸日上,土地不足难题却迎面而来。
  如何让土地多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带头人开动脑筋、多方取经,最终,向农户租赁、招农户参与、实施订单生产和托管服务等成为妙招儿。经过不断探索,2017年,合作社相继推出“半托”和“全托”两种土地托管服务方式,“田保姆”上岗,破解了合作社发展瓶颈,让合作社的土地有了规模。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见惯了农民土里刨食的艰辛,总想着用自己在创业中摸索出的好法子,为咱乡亲们做点啥。”说起发展托管农业,宋志忠坦陈,这源于他对农业发展的判断:“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很难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土地规模化、耕种集约化才是出路。”
  新模式启动 农业提质增效农户省心增收
  “田保姆”上岗,不仅合作社扩大了种植规模,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促进了黑土地提质增效,让种植户省心增收。
  站在自家田头,现代化的生产让安山乡安山村村民帅玉东开了眼界。“一架无人机两分半钟就完成了5亩地的叶面肥喷洒,搁在以前,自己打药的话,最少需要七八个小时。”帅玉东说,自从去年把家里的5亩地全部交给了“田保姆”,由合作社托管种植,他再也不用操心地里活了,可以安心在外打工。
  本着“自愿托管”的原则,在嘉禾春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下转第二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