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 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赵卓莉
文章字数:2625
  哈尔滨市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使哈尔滨市的文化建设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发展的历程,总结基本经验,探寻文化发展规律,为未来哈尔滨市的文化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建设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建设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个不同时期,形成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和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进行革命文化建设的历程(1923年—1949年)。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派出代表到哈尔滨考察工人运动与筹建党团组织,在1923年10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哈尔滨组,是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党组织建立后积极领导革命文化的建设,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主要围绕着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来进行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1949年—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市同全国一样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首先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1955年,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毛泽东同志还号召全党学习辩证法,并在广大干部中推荐唯物证法,提出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哈尔滨贯彻国家的文化建设的方针,在全市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活动,贯彻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如1961年开启了“哈尔之夏”音乐会的历程,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音乐人オ。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1978年—2011年)。改革开放以后,哈尔滨市紧跟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一,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第二,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四,科学谋划,制定哈尔滨市文化发展规划。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2012年— )。进入新时代,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面对文化发展的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变化,党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党的文化政策的引领下,哈尔滨市及时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第一、继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第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小组,共同推进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第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哈尔滨市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文化产业GDP贡献率6%的目标,并且已经实现。目前,哈尔滨市提出了发展哈尔滨“4+4”现代产业新体系,把特色文化与旅游作为哈尔滨市的重点发展产业;第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全面服从和贯彻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哈尔滨百年文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了哈尔滨市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党中央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和根本,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哈尔滨市的百年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哈尔滨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百年历史贯穿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化的发展依靠人民、文化的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主要表现为:第一,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第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发展的人民性还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坚持革命与改革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哈尔滨市百年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革命与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革命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哈尔滨市的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时期,1978年至2002年,主要是文化体制内部局部的零星的改革。2002年至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分类进行改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但这次改革在性质上仍然是文化体制内部的改革。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更加深入,注重了改革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到整个体制改革中进行。
  (五)坚持文化建设围绕中心工作来进行。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由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并且为政治经济服务。因此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为中心工作服务,而中心工作又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哈尔滨市的中心工作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文化建设就是围绕这个革命任务来进行和开展的。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确立,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服务,加强了执政文化的建设,但在实践中主要强调了文化的政治服务功能。改革开放以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文化发展就是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特别强调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体量加大、速度加快。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的社会功能日显突出,文化也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六)制度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纵观哈尔滨市党领导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文化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把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制度化,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文化功能和作用科学、精准地发挥和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这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等。未来哈尔滨市文化的发展还要不断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优势。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