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哈工大刘永坦院士:
打造“国之重器” 筑起“海防长城”
本报记者 王越
文章字数:890
  刘永坦团队形成新体制雷达领域人才梯队,成为一支雷达科研“铁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于6月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刘永坦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坚定许党报国的理想信念
  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40余年致力于新体制雷达事业的发展,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他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刘永坦,1978年作为国家外派留学生到英国深造,几十年寒窗苦读的学术积淀和深刻的国际比较让他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热情越发强烈,坚定了许党报国的理想信念。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受国家安全环境和国外技术封锁影响,急需在关键国防装备上取得技术突破。在没有任何理论可参考借鉴、被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刘永坦带着团队从零起步,历尽艰辛,经过10个月奋战,终于完成了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1989年,刘永坦和团队终于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实现了海防预警技术的重大原始创新。1991年,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研制捍卫疆土的国防重器
  面对已有科研成果和所获荣誉,刘永坦没有停下攻坚的脚步。为打造“国之重器”,他组建了一支以哈工大为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优势单位联合攻关的“国家队”,转战到更恶劣、更艰苦的环境中,夙兴夜寐、日晒雨淋,一干就是22年,历经上千次实验和多次重大改进,在国际上提出一系列首创方法,全面破解了海空多类型目标兼容探测难题,实现了海空多类型目标高概率、高稳定同时探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部新体制远距离实装雷达,使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远距离实装雷达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
  新体制雷达具备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海空立体探测能力,在总体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与国际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让我国海域可监控预警范围大幅提升,打造了捍卫我国疆土的国防重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为刘永坦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下转第八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