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年代地标改建 拨动“老哈”心弦
文章字数:929
  (上接第一版)
  晖大哥回忆,那个时候适合学生的娱乐场所并不多,每逢学校放假,关系不错的同学或者一个大院的朋友们就会约着一起来,除了滑旱冰,也会在这里聚会聊天,“体育场成了当时年轻人组团开‘PARTY’的地方,有的学生甚至逃学,在里面一泡就是一整天。滑累了到场边来根冰棍或冰镇汽水,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那叫一个轻松惬意。”晖大哥还告诉记者,正值青春期的半大小子们聚在一起,经常是谁也不服谁,有时候旱冰场上会发生学生之间的打架,虽然冲突并不严重,但也免不了被家长责骂,“那个时候也是太年轻了,现在想想也挺感慨的。”晖大哥说。
  当年旱冰场上青春年少的潮男潮女们如今大都已经步入中老年。如今,在街头习惯于低头走路与满脸和善的中年“晖大哥”们,或许就是曾经那个在南岗区体育场上叱咤的“旱冰场一哥”。
  奏出时代强音
  青春记忆进阶升级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南岗区体育场,它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始终都是年轻人运动休闲聚会的时尚地标,然而这些记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戛然而止。
  当时,一名叫刘金彪的外地商人,要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段开发建造中国乃至亚洲标志性的高楼,取名“飞驰大厦”。南岗区体育场成了项目工地,曾经的旱冰场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没多久,这个项目便因刘金彪的违法行为而停工,“飞驰大厦”项目也只留下几十米深的地基大坑,被戏称为“飞驰大坑”,这个名词也成为一代“老哈”们的时代记忆。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飞驰大坑”变成了如今的“华融双子楼”和颐园广场,当年的旱冰场成了昔日哈尔滨潮男潮女们的青春记忆。
  改革开放的大潮奔涌向前,市场经济激起的浪花在冰城澎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型的室内旱冰场快速兴起,北北、北秀……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室内旱冰场,而且大都集中在哈尔滨火车站、省博物馆及道里区繁华路段,这些室内场地一年四季都能滑。与此同时,小野、金贸等一些迪厅开始兴起,这些地方很快成了年轻人时尚潮玩的聚集地,很快火了起来。
  “相比于室外场地,这些地方设施更高档,消费也更高。”晓莉说,在那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年代,也许只是简单的一瓶汽水、一段音乐再加上在场上滑一圈,出一身汗……也能感受到与当下年轻人同样的快乐与幸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