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澎湃国潮涌松江
——写在“冰城夏都·焕新有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潮城市”签约仪式暨哈尔滨品牌发布活动之际
文章字数:3353
  小雪花艺术团合唱团的孩子们唱响迎接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相约冰城》的心声。
  “国货品牌”波司登在哈尔滨这座“国潮城市”走出创意时尚范儿。
  “哈响”“哈芭”携手“云演奏”芭蕾舞《溜冰圆舞曲》,邀您赴一场浪漫的冰城冬日之约。
  ■本报记者 于秋莹/文 李鹏举/摄
  盛夏,全国大部分地区酷暑炎热之时,哈尔滨则用凉爽的微风、悠扬的乐曲迎接中外游客。哈尔滨作为世界冰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风光旖旎多姿,冰雪文化久负盛名。在这里,冬夏两宜,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气候条件,哈尔滨这座充满浪漫风情和时尚品位的城市多次位列全国避暑旅游城市三甲及全球20个避暑旅游胜地之一,是“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TOP10”。
  去年冬季爆火“出圈”后,哈尔滨步履不停,不断创新的信号彰显着政府、品牌、百姓齐心协力、自觉维护城市形象的担当,也为城市品牌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6月16日,“冰城夏都·焕新有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潮城市”签约仪式暨哈尔滨品牌发布活动举行,线上线下联动助推城市向新发展,奏响“国潮城市”的新乐章。
  音乐文化绘就“宜居幸福之都”底色
  有着百余年音乐传承历史的哈尔滨,音乐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第一所音乐学校在这里诞生,一大批享誉中外的音乐艺术人才从这里起步,在这里成长。创办于1961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经举办了36届。夜幕下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人群簇拥之处便是一场场阳台音乐盛会。在老会堂音乐厅、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古典的律动和流行的欢畅,都会让你感受到“音乐之城”融在基因里的浪漫。
  “哈尔滨的夏日,欢聚在一堂。最美的是你啊,可爱的松花江。来吧朋友,来吧伙伴,浪漫的旅程心儿欢畅,冰城夏天的故事,在水一方……”哈尔滨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王庆辉现场演唱的《哈尔滨之夏》让夏日的哈尔滨在这一刻被具象化,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和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哈尔滨芭蕾舞团带来的“云演奏”芭蕾舞《溜冰圆舞曲》,向观众浪漫地展示了哈尔滨赏冰玩雪的乐趣。来自哈尔滨市少年宫小雪花艺术团合唱团的孩子们用纯净的声音唱出《相约冰城》,表达了哈尔滨欢迎亚洲各国人民共赴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心声。
  从哈尔滨走出去的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以一曲《太阳岛上》唱响了对家乡的热爱。“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不知道哈尔滨什么样,只知道这首《太阳岛上》。垂钓的鱼竿、露营的帐篷、背上六弦琴、换好游泳装,大家都是奔着太阳岛而来。我想把这首歌再唱给大家,让更多年轻人加深印象,擦亮《太阳岛上》这张音乐名片。”不少线上围观的网友纷纷表示,“听完立即有想去太阳岛一览湿地景色的冲动。”松花江流域拥有各类湿地近20万公顷,哈尔滨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呈现出水润城翠、四季皆景的寒地生态环境。夏天的哈尔滨,平均气温22℃,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超长避暑季”。漫步在松花江畔,品味“人、水、城”的美丽画卷,欣赏“遇见·哈尔滨”江上沉浸式演艺,畅饮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贯穿整个夏天精彩纷呈的“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时尚活动,绘就了“宜居幸福之都”哈尔滨的城市底色。
  烟火气氤氲,“文化味”焕发文旅新活力
  哈尔滨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不仅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音乐之城、东亚文化之都。哈尔滨的文化魅力,给了无数文人墨客以激情、浪漫的想象。朱自清曾给叶圣陶写信分享哈尔滨是个“有趣的地方”;季羡林对哈尔滨的“俄式餐厅”以及大列巴、香肠念念不忘。
  历史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是城市的根脉。活动现场,著名作家梁晓声与原创龙江剧《萧红》中萧红的扮演者李雪飞带来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将这抹乡愁为文艺作品增添了人情味与年代感。“周秉昆和郑娟曾双双散步于中央大街,那正是一个傍晚,哈尔滨最美的时候,中央大街最美的时候。周秉昆仰望一位穿连衣裙的少女伫立于阳台俯瞰街景,而这使他看呆了。”梁晓声表示,无论是《雪城》,还是《人世间》,他写哪一座城市,其实都是在写哈尔滨。“哈尔滨像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她的端庄大方和妩媚动人,具有‘酷’和‘靓’相融合的气质。”
  不止优雅,哈尔滨的烟火气也因游客的纷至沓来而热烈升腾。哈尔滨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四季赋予了农业丰富色彩,三餐点缀了最美人间烟火。从1900年成立的秋林公司,到1902年开办的张包铺、1911年开办的老鼎丰,老字号浸润了哈尔滨的美食底蕴,承载了悠远的品牌记忆。作为最早传入俄式西餐的城市,哈尔滨享有“中国西餐之都”的称号。这里不仅有外酥里嫩的锅包肉、唇齿留香的红肠,更有麦香醇厚的大列巴、软烂浓郁的罐焖牛肉。俄式风味与本地特色混搭,高端西餐与地道小吃碰撞,丝丝入口,回味绵长。
  “哈尔滨的夏天特别适合避暑,阳光正好但不燥热,特别适合在松花江边漫步休闲,太阳岛更是如诗如画。美食方面,更不用说了,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我特意整理出一份‘夏季哈尔滨美食攻略’,供来哈尔滨避暑的老哥老姐、老弟老妹儿参考!”抖音粉丝523万的自媒体博主苟宋分享了一份从早到晚“舌尖上的哈尔滨”打卡美食地图,老字号的秋林格瓦斯、清凉解暑的马迭尔冰棍、罐焖羊肉红菜汤等地道的俄式西餐、哈尔滨地道小烧烤……千般风味的汇集造就了哈尔滨包罗万象的多元味道。“来了就是自己人,欢迎大家来哈尔滨!”这不仅是苟宋的邀请,更是哈尔滨人民的热情邀约,这样的哈尔滨值得一刷再刷,大家一起来“哈”!
  “工匠精神”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紧紧把握战略机遇,大力推动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哈尔滨正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共和国长子”,哈尔滨是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哈飞”生产了第一架直升机、第一架轻型喷气式轰炸机,研发的AC352直升机填补了国内中型直升机的空白。“哈电”制造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机更是创造世纪之最。从航空航天到新材料、从水电装备到生物医药,从电子信息到智能制造,哈尔滨在诸多领域无不站在科技的前沿、奔跑在创新的赛道。
  坐拥哈工大、哈工程、哈兽研、703研究所、哈电、哈飞等一系列创新实力强劲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全市各类创新平台多达800个,汇聚了近万名科技人才,正在加速形成创新的沃土;全力以赴打造环哈工大、环哈工程、环哈兽研、环黑科大4个创新创业生态圈,围绕航天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未来生物等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空间机械臂等众多“硬核”技术助推中国航天的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星海1000”极地探测无人潜航器等成果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哈电集团推动我国水电装备制造迈入百万千瓦机组的“无人区”,登上世界水电的巅峰。一项项成果支撑起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脊梁”。
  与机器为伴、以技术为魂,哈尔滨一线技术人员早已将“工匠精神”融入血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获奖者董礼涛以匠心驻守“中国创造”,成功攻克首台30WM燃气增压机组国产化生产难关,并取得了120余项技术攻关成果、40余项国家专利,这不仅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更是对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哈尔滨市政府和哈电集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一大批高精尖缺的新型技能人才,继承和发扬大国工匠精神,追求技术精进,勇于创新实践。”董礼涛希望,在哈尔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用智慧和汗水为制造强国贡献“工匠”力量,夯实哈尔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
  融合城市内涵的冰雪文化产业活力十足
  冰雪不仅是哈尔滨的名片,更是这座城市厚积薄发的“基石”。 哈尔滨是我国的“奥运冠军之城”,也是中国首个“双亚冬之城”。从20世纪50年代起,哈尔滨便与冰雪运动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在这里举办,1954年成立国内第一支冰上专业队伍。此后,哈尔滨举办了全国冬运会、亚冬会、大冬会等大型赛事,成为国内冰雪运动项目最全的城市之一。
  跨越70年,全民冰雪运动共舞芳华。哈尔滨是中国最早的冰球运动基地,有亚洲最大的公益冰场,有延续47年的全民冰雪健身活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围绕“全民体育健身节”“全民上冰雪”开展了300多项体育赛事活动,(下转第六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