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他曾多次夺得全国速度滑冰冠军,是中国第一个尝试短道速滑的运动员
郭成江:见证中国短道从零滑向世界
文章字数:2309

  郭成江曾多次出国参赛。 
  郭成江讲述比赛经历。
  ■本报记者 那跃娜
  70岁的哈尔滨人郭成江,爽朗乐观,说话中气十足。年已古稀的他,每周都跟伙伴们在华冠·道外冰上运动中心打上两场畅快淋漓的冰球赛。在他看似平凡的外表下,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冰上传奇。
  身边很多人只知道他退休前是黑龙江省速滑队的教练,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他曾经是全国闻名的速滑运动员,多次夺得全国冠军,代表国家队出征国际速滑比赛。他曾跟随首次参加冬奥会的中国队出征美国普莱西德湖。他是中国第一个尝试短道速滑的运动员,为中国带回来第一双短道速滑冰刀。那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短道速滑比赛也被称为中国短道速滑运动的起点。对于这些往事,郭成江现在很少提起。
  “冰上淘小子”
  走上专业速滑路
  “我本来想进冰球队,没想到入了速滑的门儿。”对于年轻时怎么当上速滑运动员,郭成江挺感慨。
  郭成江童年在海拉尔市度过。父亲郭尚吉是铁路医院的药剂师,同时也是火车头冰球队的队员、国家级冰球裁判。郭成江从小就接触冰上运动,经常看父亲打冰球。当地每年近5个月的冰雪季让冰雪运动在中小学校非常普及。上了初中,郭成江是学校里出名的“冰上淘小子”,无论速滑还是冰球他都玩得好,被学校的体育老师推荐参加呼伦贝尔盟速滑比赛。因为成绩优异,1970年,郭成江代表呼伦贝尔盟参加在佳木斯举办的黑龙江省速滑比赛。
  正是这次比赛,让郭成江走上了专业速滑之路。郭成江说,那一年,他参加了速滑比赛的全能项目,比赛包括5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最终他获得了第12名。虽然成绩并没有名列前茅,却被当时的黑龙江省速滑队教练何刚相中,看完比赛当场拍板“做好准备,我调你!”
  不久之后,黑龙江省速滑队在海拉尔举办了一次运动员选拔集训,有40多名运动员参加。经过一个月的集训,1971年4月,郭成江以第一名的测试成绩正式入选黑龙江省速滑队。进入省队后,经过正规的训练,他的成绩提高得非常快,不久就在全国比赛中斩获冠军,还多次代表中国去日本、挪威、瑞典、荷兰、加拿大参加世界速滑锦标赛等重要赛事。
  借冰刀参赛
  滑出中国短道的起点
  郭成江说,国内最初没有短道速滑项目,只有速度滑冰,圈内人习惯叫它“大道”。短跑道速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的,之后被称为“短道”。大道速滑场地一圈是400米,短道速滑场地一圈是111.12米。“大道”和“短道”运动员用的冰刀也不相同。
  这一情况在《黑龙江省志·体育志》上也有记载:短跑道速度滑冰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黑龙江省先后从荷兰、日本直接引进并开展起来的一项冰上竞技运动。当时,短道速滑在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已有50多年历史。
  1978年2月,黑龙江省速滑教练何刚带着中国男子速滑队去瑞典参加世界速滑锦标赛,回国路上,他们接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通知,应邀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正在举行的国际短道速滑比赛。
  回忆起那段经历,郭成江说,1978年他随队去瑞典参加世界锦标赛,赛后突然接到国家体育总局通知,转去荷兰参加短道速滑比赛。因为是临时决定参赛,他和教练何刚到达阿姆斯特丹参赛时发现没有可以用来比赛的短道速滑刀。
  “大道”和“短道”是两个不同的比赛项目,所用的冰刀刀长也不一样,此前从未接触过短道速滑的郭成江,临时向外国选手借了一副短道速滑刀,匆匆上场参赛。他参加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个项目。因为不适应刀的长度,在500米比赛中郭成江摔倒了,最后只在其他项目比赛中获得第28名。
  当时随队参赛的科研人员、吉林省体育科研所李玉春拍了比赛的录像,教练何刚记下了短道速滑的比赛规则等资料。郭成江回国时带回来一副短道速滑冰刀。从此短道速滑项目在国内开展起来,这场比赛也被称为中国短道速滑运动的起点。
  推广冰雪体育运动
  期待冰雪健儿闪耀亚冬赛场
  1980年2月13日至24日,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共有28名中国运动员参加18个小项的比赛。这是自中国奥委会1979年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中国健儿首次出征冬奥竞技赛场。作为当时出类拔萃、全国闻名的速滑运动员,郭成江也在队伍中。
  时隔44年,回忆起普莱西德湖冬奥会,郭成江有些激动有些遗憾。他说,作为一名运动员能站在奥运赛场上是最高梦想,这一定是让人激动的。接到能够参赛的消息,家人和朋友都为他高兴,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
  郭成江说,赛前他们先在日本进行了一个月的集训,从日本到纽约,再从纽约乘坐大巴去往普莱西德湖,入住奥林匹克村。2月13日下午冬奥会开幕式上,郭成江走在中国运动员队伍中,看着队伍前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他觉得自己腰板更直了,步子也走得很稳很有力。
  这次的冬奥之旅成绩不尽如人意,郭成江很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比赛的回顾和思考。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国外运动员不光设备先进,有的还带有专门的理疗师,辅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相比之下,中国运动员虽然训练刻苦,但科学性远远不足,装备上也有差距,心理学、营养学辅助也没跟上。这些反思为他以后多年的速滑教练生涯带来了很多帮助。
  1979年,郭成江开始担任助理教练,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结束后,他正式走上教练岗位。1983年担任黑龙江省速滑队教练。1985年担任黑龙江省短道速滑总教练。2012年担任黑龙江省青少年速滑队总教练。
  直到2015年退休,郭成江一直奋斗在速滑运动教练的岗位上,他的学生中很多人成了国手、甚至世界冠军,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冠军高亭宇就曾经是他的学生。
  虽已年逾古稀,郭成江浑身仍散发着活力与热情,身为一名冰雪体育人,推广冰雪运动责无旁贷。他说,体育训练是要有科学性的,也要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才能把事业做好。自己当冠军、当教练的年代过去了。现在,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事业也蒸蒸日上,他希望在哈尔滨举办的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上,中国冰雪健儿能取得好成绩,也祝愿他们在下届冬奥会上拿到更多金牌。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