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打卡百年建筑 探寻冰城历史
香坊区梳理香坊火车站等一批历史保护建筑,串联历史文化游线路
文章字数:2633

  香坊火车站。“哈报手机记者” 门奎摄

  ■吴昌林 本报记者 刘姝媛
  在香坊区有几栋历经百年的历史建筑,默默伫立在繁华的市区内,散发着独特的文化历史气息。为了让市民游客深入了解哈尔滨城市文化历史和建筑艺术的魅力,今年,香坊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梳理出一条以香坊火车站、霍尔瓦特将军府等一批百年历史建筑为主线的香坊历史文化游线路,为市民、游客全面了解哈尔滨百年开埠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全新载体。 
  四座百年建筑
  串联起中东铁路记忆之旅
  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设火车站于香坊,成为哈尔滨建城的起点和标志。翻看《香坊区志》,上面清晰地记录了香坊区众多“哈埠第一”,香坊火车站是哈尔滨第一座火车站。它还与百年水塔、霍尔瓦特将军府、“人头楼”共同在香坊区构成了一条中东铁路建筑旅游线路。
  现香坊火车站站舍建于1925年,由俄罗斯工程师设计,是典型的俄式建筑。站在香坊火车站站前的广场上,一眼望去,那一排黄白相间的呈“山”字形对称结构的小房子十分特别。房子正中间上方悬挂着“香坊站”三个字,两边分别是行李房、候车厅以及出站口。香坊火车站只有地上一层,砖木结构,屋顶上有三个独立的绿色拱型结构,像三个城堡,是典型的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房屋在窗子的设计上很有创意,两个窗子为一组,中间用砖砌的壁柱,既清晰又对称。该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百年老站挺神奇的,每当有火车经过时,都能感觉到它在晃动,可是过去了这么多年,它依然坚固。”1996年车站改造时,要从墙上打通一个门,凿开墙后,施工人员发现一米多厚的墙里面都是拇指粗的钢筋。在场的人都说,这个车站,再过100年也没问题。2007年香坊火车站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成为哈市的一处地标。《夜幕下的哈尔滨》《悬崖》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
  香坊火车站前有一处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广场,2002年和2011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造。2023年,香坊区对站前广场实施以灯饰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意设计改造,打造文化创意特色街区,与百年火车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一时引得市民、游客争相前来拍照打卡。
  与香坊火车站遥相呼应的一座百年水塔,为目前我市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砖木结构并具有集仿式建筑风格的水塔。这个水塔建于1915年,高约15米,直径约3米,底座为岩石,塔身为红砖,塔身上仍清晰显示“1915”字样,塔顶端为16角木结构。紧连着水塔的是一座砖木结构、具有集仿式建筑风格的平房,建筑结构与特点和香坊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完全一样。据哈市文管部门专家介绍,该水塔为中东铁路建筑,历史上中东铁路沿线曾设置很多水塔,主要作用是给过往火车和附近居民供水,目前沿线大部分水塔都已拆除,所以这处老水塔显得弥足珍贵。
  位于卫生街副22号、与香坊火车站较近的霍尔瓦特将军府建于1903年,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的府邸,因其发白,被称为“白毛将军”,其府邸被称为“白毛将军府”,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为俄罗斯式建筑,其建筑风格和浮雕欧陆风十足,斑驳淡黄色的楼体和白色的立柱雕花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在香坊区中山路与六顺街交口处的哈尔滨哈铁印刷有限公司厂区内有一处历史建筑——“人头楼”,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标识牌上标明,该建筑建于1924年,在旁边高大的保利大厦的衬托下,仍显得气度不凡。该建筑是我市公布的第二批I类保护建筑,砖混结构,为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庞大,非对称构图,立面简洁大方,红色外墙装饰显得格外醒目,其外部装饰粗犷中不失细腻,大面积的玻璃窗排列有序,窗间带有横向马赛克条纹装饰。因楼檐下雕刻有10余个俄罗斯人头像,俗称“人头楼”。“这座百年建筑现在仍是印刷厂,并且一直在生产。”副厂长高绪升告诉记者,企业的前身是1898年成立的中东铁路建筑工程局印刷室,1904年扩建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印刷所,1924年由中俄双方投资在现址建设,改名为东省铁路印刷所。建筑内的水磨石楼梯、扶手、木质门窗、风扇、工作木案,乃至电源开关还都是当年的“原装”。车间正中的一部电梯至今仍在运行,经过了百年的运行,目前除了电机等进行了更换,外框、轿厢等仍在使用当年的。车间内陈列的压纸机、切纸机、压角机等机械设备,从产品商标上能看出均产于1921年左右。仍在正常生产的印刷车间,犹如一个古朴庄重的文物陈列室。1948年,这栋建筑里曾因印刷过2万册《毛泽东选集》而闻名。
  最美古建筑
  历史瑰宝文化记忆
  除了这条内容丰富的中东铁路历史建筑游的精品线路外,作为哈市开埠区之一的老工业区,香坊区域内还有一众特色鲜明、年代不同、形态各异的历史建筑,对于丰富香坊区历史文化游的内涵和了解哈尔滨各个时期的历史和建筑均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果园小区的慈云观,始建于1900年,为哈尔滨市城区建成最早的一处道观,其建筑艺术价值珍贵,为研究哈尔滨市早期宗教建筑提供了宝贵资料。现建筑为原慈云观后殿,整体结构完整、清楚,其细部木雕、砖雕、彩绘等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随着位于红旗大街上的哈轴集团搬迁,原址上一座长期被厂房包围的、饱经沧桑的历史建筑惊艳亮相,该建筑为原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火磨楼,一侧墙体上方清晰标有“1920”的字样,算起来也已过百岁高龄了。天兴福第二制粉厂是由辽宁籍的民族资本家邵乾一、邵慎亭兄弟于1920年投资兴建的,1921年10月1日正式开机出粉。相关专家认为,该处建筑无论是对研究哈埠早期的民族工业发展历史还是建筑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香坊木材厂老水塔位于公滨路134号原国营香坊木材综合加工厂厂区内。香坊木材厂始建于1952年,老水塔建于1953年,塔高34米,建筑面积866.2平方米,储水量为250吨,为六棱型建筑,塔顶挂有“禁火”两个大字。居住在附近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处水塔最大特点是同时兼顾防火瞭望塔的作用,哈尔滨人一般管这种建筑叫做望火楼,木材厂把这种水塔和望火楼合二为一,应该是独一份。
  在2023年香坊区的文化创意特色街区建设中,位于健康路与大庆副路交口处的“水楼子”可谓出尽了风头,香坊区重新粉刷了这个通体灰色的建筑,在其周边空地建起了具有工业元素的休闲广场,成为该区一处地标建筑和历史文化打卡地,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留念。这处呈圆柱形的“水楼子”建于1966年,距今已近60年的历史。建筑高约13米,直径约6米。说起这座老水塔的历史,健康路上一家经营20多年的烧烤店店主张女士如数家珍:水塔上下两层砖混结构,是当时哈尔滨消防队的消防设施。“我舍不得离开这,最后还是决定把新店选在健康路上,还在注册商标时特意加上了‘水楼子’”。她说,“水楼子”也见证了这间小店从默默无闻到一位难求,更见证了一个外乡人投奔香坊、扎根香坊的成长奋斗历程。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