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哈尔滨的四季旋律
文章字数:2559

  □ 孙倩 插图:孙嘉驹  
  春与湿地
  哈尔滨的春从五月真正开始,春雨淅淅沥沥,嫩芽破土而出,丁香花绽放,仿佛在几场喜雨后,一夜之间看见了春的绿意,大地一瞬间变成了生机盎然的模样。
  2023年5月,初夏与春末相交时节,外滩湿地公园在阳光的沐浴下带着闪耀的光晕,荡漾在碧波中。第一次走进这片江水退去,呈现整个模样的湿地,它就像是刚出生的孩子,粗糙中带着些许的精致。
  尽情生长的树木在狭长的道路中与阳明滩大桥衔接,在散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走在水边的惬意。
  据悉,这片湿地公园采用“生命细胞”的设计理念,以乔、灌木相结合的方式种植林带,形成了牢固的“细胞壁”,以强大的自我调节与修复功能为原生态湿地提供养分。
  漫步在回廊中,这蜿蜒的甬路不知道要通向何方,每一步都走得轻松,偶尔吹来的江风带着花草的味道,整个人好似屏蔽了城市,置身于碧蓝的江水和切入性绿色的混合中,感受着世外桃源的静谧。看着带状的湿地公园与阳明滩大桥衔接,竟有种依傍的相称、素颜的装点之感。
  从2013年开始,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列入了城市发展的规划中,一系列湿地公园的名字走进人们的视线,2018年8月,哈尔滨市正式被评定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湿地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福泽子孙后代的功绩。
  夏与美食
  哈尔滨是一个很独特的城市,别具一格,让东北城市显得多元化的建筑以外,还有着各种美食文化的融汇。
  比如冬季一定要在最冷的时节走在中央大街上,再来上一根马迭尔冰棍,将季节感拉满。老道外扒肉也是哈尔滨独特的传统美食,那种香气肆意在嘴边围绕,时刻提醒着自己的“胃”就是这个“味”,等等。
  哈尔滨的夏天,最具特色的便是夜市与烧烤大排档。
  走进“师大夜市”,修长的一条街好似在夜里望不到尽头,两侧的广告牌指引着无数美食的前进方向。不管是儿童喜欢吃的手打虾滑,还是年轻人爱吃的烧烤,亦或是老人喜欢的烤猪蹄,都是当下比较热门的食品。走进夜市就如进入了美食黑洞,无法自拔。
  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哈尔滨也有属于自身的特色美食:烧烤文化。街头巷尾的“烧烤路边摊”,带着动感音乐的衬托,摆上几张小桌,灌上几瓶啤酒,看着满桌子的肉串青菜,有谁能做不到大快朵颐?
  在一天的忙碌后,投身城市的烟火气中,让生活更加饱满,增添了可口的滋味。白天的喧嚣来自车水马龙的烦躁,而夜晚的喧嚣却让炽热变得酣畅淋漓。
  秋与登山
  在四季分明的哈尔滨,秋的唯美全都写在这五光十色的山谷中。
  秋季的哈尔滨,随手一个街角都是摄影绝佳地点。
  趁着好时节,行走在山间,看着枯叶随风轻轻浮动,发出沙沙声,随后一片叶子便脱离了原有的位置,在阳光和微风的沐浴中回归了泥土,没有一点声音,却展示着一切岁月静好。
  哈尔滨周边的山,前有落石堆积、靠着手脚并用攀爬的长寿山,后有距离地面200米高、山林深处有高空吊桥的亚布力锅盔山。
  登山不在于陡峭,而在于运动。这是愉悦精神的体验,是告别城市繁华,告别令自己身心疲惫的工作,能有一处释放情绪有益身心健康的洗涤之地。
  长寿山,徒手攀爬,仅在一道护栏的作用下,体验原始攀爬的快感。每一层都带着高低不平的怪石,深吸一口气,踩着细微的空隙,纵身一跃,好似能踏平脚下的怪石一般。
  侧目,与对面的高山在一点一点的拉进高度,在寻求爬山的乐趣之时,也是意志力的锻炼。当登上顶峰,在瞭望塔上看着四周尽收眼底的风景,就连对面的高山也在视线的下方,这便是攀爬的意义,一种征服体能,一种征服意志力的成就感。
  锅盔山是哈尔滨打造亚布力旅游区的一个重点项目,这里连绵的山脉,根本分不清楚究竟哪里才是山与山之间的分界线,只能看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层峦叠嶂。
  置于山间的吊桥中,环视四周,除了山,就是树。那些树木从嫩绿色变成深绿,再演变成黄色,秋风一吹,叶子卷起干枯的身子随风飘落,成为叶海中的一员。
  悠闲于山间的回廊,看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摸上一把,清凉醒神。清澈的水底,能看到石头和泥沙以及落叶在游走。耳边响起的,是鸟鸣与流水的声音,不嘈杂、不喧闹,反而有种岁月静好的平静之态。
  风吹叶落并不是萧瑟与悲凉,而是季节的归属。    
  冬与冰雪
  冰雪是冬季的代言,也同样是北方城市的标志。
  大雪如约而至,鹅毛一般的大雪堆积着,整个城市片刻成为了童话世界一般。如果说春夏是绿衣,秋季是彩衣,那么冬季一定是白色的梦幻雪衣。
  大雪之后,冷暖的气流碰撞,让原本飘落的雪花落在枯枝上结成了冰雾冰晶,在阳光的映照下,投射着属于冬日里温暖的光,这便是树挂独有的美丽。
  孩子们的快乐又回来了。
  儿童的乐趣是埋在雪堆里面,和夏季挖沙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手中握住的并不是沙子,而是雪块。最得意的便是打雪仗、打雪圈。惊险刺激的游戏引发孩子们的尖叫和欢笑。
  堆个雪人,躺在没有任何破坏犹如一张白纸的雪地里拍照,留住冬天的每一个细节,保存每一刻和冬季有关的记忆。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由来已久。
  1963年2月7日,是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开幕的大日子,这项活动延续至今。从踏进兆麟公园开始,每走几米就是一个冰雕,白天看到的轮廓此时在五彩的灯光中不仅映出了原有的模样,更映照出哈尔滨人对冰雪的热爱。
  有了冰雕艺术,那么冰雪大世界的开始,无疑是在为这个冰雪城市的代言锦上添花。
  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凭借哈尔滨的冰雪时节优势,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
  比起之前的绚丽色彩的冰雕,已经落成运营的120米高摩天轮更为哈尔滨的冰雪艺术添加了一抹重彩。
  坐在摩天轮内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冰雪大世界以及周围以雪花为样式的路灯,在黑夜中形成了一座城的地图,每一个轿厢内都带着孩子的惊呼、情侣的甜蜜以及游人的感叹,明暗的视觉对比充斥在眼中,让看到景象的人在置身于黑暗中的时候却感受着光明带来的惊喜,这就是冰雪带来的魅力。    
  如今的哈尔滨不仅是旅游胜地,宜居家园,还是透过旅游探究一座城市文化的明信片,它用湿地来养活城市的湿润空气,用树林培育清新的空气,用冰雕雪塑的方式永葆动植物的新鲜,让所有的感觉都真实得触手可及。
  哈尔滨到处都是值得打卡的地方,拥有着异国特色,却也不失自己的风格。生态环境、饮食文化、周边旅游、冰雪盛宴,哈尔滨的身上被贴上了太多的标签,它就像是一颗精心培育的花种,在时间的俯瞰下一步一步绚丽绽放。
  期待哈尔滨的冰城夏都带来更多的惊喜。
  作者
  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机关党委工作人员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