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围绕区域发展大局 递交基层人大履职答卷
——2023年区县(市)人大工作回顾
文章字数:7935

  ■本报记者 尹明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过去一年,哈尔滨市各区、县(市)人大工作创新举措不断,交出亮点纷呈的履职答卷,留下坚实有力的履职印迹。  
  各区、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严格落实“规定动作”的同时,“自选动作”有声有色,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以及指导加强街乡镇人大工作、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形成许多具有原创性和实效性的新做法、新经验和新机制,为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道里区人大常委会

  聚焦群众关切 保障代表履职
  道里区人大常委会在确定监督项目、审议议题上充分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力争使每一项监督更具刚性和实效。同时,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先后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18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视察20余次。督促政府部门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让百姓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推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人才相关政策,整合创新资源,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进一步看好政府“账本”、国资“家底”。推动区政府加大力度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81人次,代表进站活动859人次、联系人民群众1200余人次,15名市人大代表分两批次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28名区人大代表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先后邀请哈尔滨市委党校教授进行专题辅导培训,组织代表深入北大荒农垦集团调研农业托管服务项目,开展政府部门、人大代表进站接待日活动36次,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道外区人大常委会

  促进区域振兴 为百姓办实事

道外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建设“六个龙江”“七大都市”和推进“五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开展调查、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23次,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8个,答好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新问卷。聚焦经济发展,首次采用专委会依法监督、智库专家献策、行业部门参与的创新监督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人大依法监督质效。深入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城源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和开发利用情况调研,发挥行业代表专业优势,助推中华巴洛克招商引资工作。

同时,注重发挥基层民主载体优势,为百姓办实事。通过深入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走深走实,促进机关能力作风建设提质增效”主题活动,强化26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上下沟通职能,打出细化分工、跟踪督办、清单管理等系列“组合拳”,构建“明责+定责+督责”三维制度体系,确保百姓提出问题,解决措施落地落靠。一年来,五级人大代表累计进站1413人次,政府各部门进站40余次,接待群众1797人次,收集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769件,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南岗区人大常委会

  把握人大职能定位 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南岗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完善监督工作机制,采取“视察+评议”“审议+询问”“决定+督办”等方式,紧盯落实区委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民生福祉、助推乡村振兴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进一步彰显。

区人大常委会突出“三个转变”,创新代表建议“提、办、督、效、评”工作机制。在建议撰写提交上由代表自主选题向群众点题、代表选题、常委会交题转变;在建议办理上由部门承办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督办、区政府分管区长领办、牵头部门主动承办转变;在建议答复上由电话沟通、书面答复向代表实地视察、部门面对面答复和人大现场评议转变,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区人大常委会还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扎实推进全区代表联络站建设迭代升级。深化代表“三评一述一考”工作,引导和激励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推进线上线下“两网覆盖”模式,采取街道社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和人大代表“四方”联动方式,全区303名区人大代表、68名市人大代表分别与187个社区、700余名社区干部和楼道长结对子,建立联系点,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286次。

香坊区人大常委会

  聚焦经济热点 实施有效监督

香坊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三联系、四进站”活动,发挥代表联络站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阵地和工作平台作用,实施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工程,在探索特色亮点上下功夫。组织开展集中进站活动两次,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调研“香坊真香”创意街区建设情况,走访企业,接待选区居民,全年进站1000余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18个政府部门坚持常态化进站开展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4件。

区人大常委会深化“服务代表企业”活动,创立“香坊区人大服务企业”公众号和“香坊区服务企业工作群”,搭建服务企业平台,推送政策及政策解读相关内容58条。组织了“生物·制药”“食品·饲料”“汽车·园林”等专场沙龙4次,区政府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平房区人大常委会

  坚守人民立场 数字赋能代表履职

平房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先后制定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方案,组建5个监督小组,对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投票确定的10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公社大街升级改造等10项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为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注入了新活力。

区人大常委会主动把握“互联网+”时代特点,开发“掌上代表联络站”智慧人大手机App,打造“智汇民情”系统,着力构建以代表为主体、履职为重点、监督为抓手的载体平台,支持选民群众随时通过手机表达意见建议、咨询问题,实现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联络站互联互通常态化,全面推动人大履职数字化进程,为代表、人大机关即时查阅建议办理、代表履职等相关信息以及在线实时交流等提供了极大便利,人大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完善代表建议提出、交办和督办工作流程。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122件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和办理结果满意率为100%。

  松北区人大常委会

  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民声快线”助民生

松北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松北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对区人民政府民生项目投票确定并实施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规范民生项目监督工作流程,推动区政府2023年8个重点民生项目全部按期完成。

区人大常委会创建“129民声快线”。通过在政府网站开设1个民意受理窗口,组建“民情观察员”“志愿联络员”2支队伍,设立9个快线工作站,推行“分级诊疗”“多元化解”的运行模式,搭建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服务平台。逐步健全了“民意征集—渠道受理—汇总交办—结果反馈—督办考核”一条龙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了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形式,打造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服务民生、推进民主的服务品牌。

结合新区特点,在代表联络站大力推行“四+模式”,在组织协调、服务保障、代表活动、履职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深化联络站建设,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创新设立“移动代表联络站”,采取“固定”与“移动”双轨运行模式,拓展了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推动了代表联络站在服务中心大局、紧密联系群众上发挥更大作用。

  呼兰区人大常委会
  联络站+法院  “一站式”解难题
  呼兰区人大常委会、呼兰区法院依托区人大驻法院代表联络站,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通过人大代表参与调处典型矛盾纠纷,以“小切口”带动诉源治理工作多角度、多维度发展。
  驻室代表联系“家事纠纷调解工作站”和“萧乡退休法官诉前调解室”共同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家事案件调撤率73.14%,“老法官”调解率75.6%。代表工作室与法院双向联动,持续释放“法院+N”劳动争议协调联动机制解纷效能,诉前化解率达到94%。
  依托各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加大“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强化“无讼社区(村屯)”建设。区法院共有36名法官与辖区201个社区、村屯建立包联关系,实现全区全覆盖。代表工作室通过从执法检查到听取报告再到专题询问的“全链条”监督模式,形成区人大常委会对法院执行工作监督的“组合拳”。

  阿城区人大常委会

做好“三篇文章” 提高监督实效

阿城区人大常委会精心做好“三篇文章”,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刚性和实效。在监督力度上,实现了由听取工作报告、年末述职向开展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拓展。开展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专题询问,收到了跟进督促、监督办理、及时反馈的良好办理效果。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区代表建议144件,在规定的时间办结并答复代表,建议办结率和答复率达100%。

在监督方式上,实现了专项调研、专题视察、执法检查等多种工作手段融合。将督办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议案与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监督议题融合推进,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还首次将司法工作监督同步聚焦经济发展领域,统筹安排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落实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等监督议题,形成更大监督合力。

在监督重点上,实现了做出决议决定向关注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加强对年度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对照突出环境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推动环境质量改善。连续多年持续发力,对矿山整治和绿色矿山修复的监督上加强后续跟踪问效,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双城区人大常委会

服务发展成果丰硕 代表工作亮点纷呈

双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监督、支持、服务并重,抓大事、议要事,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国土空间规划、营商环境、就业等报告23个,在支持中促进“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在监督中保障区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关注百姓冷暖,多点发力深化民生领域监督,视察残疾人保障、博物馆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镇居民饮用水改造等工作,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调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件,以法治力量推动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区人大常委会全力打造“古堡振兴、代表有责”品牌,开展百名代表连千户、千名代表进万家等活动,组建卫生、法律、农业等8个专业代表小组,创建特色代表之家5个,线上线下接待选民群众2800余人次,解决通乡通村道路养护修复、农村社会保险、城区供暖管网老化等问题76件,人大工作呈现出量质齐升、好中向优的发展态势。

  尚志市人大常委会

牢记嘱托忠诚履职  感恩奋进担当作为

尚志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政治机关属性,立足抗洪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大局,班子成员闻“汛”而动,带头深入包保乡镇参与抢险救灾、指挥灾后重建。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向受灾较重的一面坡镇派出工作队,开展灾情统计、群众安抚等工作,推动水毁住房重建、农林生产及基础设施恢复等任务落实,为“群众生活有着落、生产有保障”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尚志市人大常委会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政治引领,统筹安排明年工作,围绕灾后重建任务落实,组织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视察;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围绕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借势亚冬盛会开展冰雪旅游调研,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尚志高质量发展。

五常市人大常委会

立足人大“小站点” 撬动群众“大支点”

五常市人大常委会打造以站为中心、家为延伸、点为特色的代表履职平台体系,全市24个乡镇共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35处,人大代表之家72处,基层立法联系点1处,形成全覆盖的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体系。

五常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亮身份、真履职、解难题、献良策,近年来,已有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10余个部门负责人进站,推动了社区工作者待遇落实、体育场升级改造、机动三轮车治理等一大批建议转化为惠民的实际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意有人代表、民怨有人倾听、民生有人关注、民主就在身边。

五常市人大常委会还以“站”为窗口,发挥治理效能。着力解决代表提出的“小而急需”的民生问题,紧扣优化营商环境、稻米产业提升、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农村饮水安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重点民生实事开展持续监督,有力推动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及时汇集民情民意,从“弱信号”中捕捉“强信息”,让“小活动”释放“大能量”,增强建议办理实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宾县人大常委会

坚守为民初心  回应民生关切

宾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教育”这一民生之本,开展全县职业教育情况视察、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课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12件,助力宾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围绕“健康”这一民生之需,听取审议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报告,开展三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助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拓展诊疗服务功能,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围绕“保障”这一民生之基,听取审议全县推进全面医疗保险提高医疗保障待遇工作情况报告,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相关政策,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抓住物业管理这一社会性难题,跳出常规监督模式,组织代表深入小区开展暗访式监督4次,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列出问题清单4项,监督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解决遗留问题、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自治能力等方面全力破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坚持县乡人大联动、人大机关与人大代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持续跟踪监督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0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力促达到最好效果,实现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组建4个工作专班,加大对集中供热、秸秆禁烧、冬季清雪等民生热点的监督力度和频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40余件。

  方正县人大常委会

  科技赋能监督 服务代表履职

  方正县人大常委会在原有预算联网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动预警功能,以科技赋能监督,解决了人手短缺和专业化监督短板问题。2023年1月,方正县作为全国5个县区代表,在全国人大预算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交流会上,作了科技赋能预算联网监督的经验介绍。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县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初,在9县(市)率先建成了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并配备专职人员,面向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服务代表培训学习、履职议政、知政亲民、沟通交流,成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基地。一年来,组织代表培训、学习、讨论、座谈、议政等活动30余次,进中心代表650多人次。

  依兰县人大常委会

  发挥联络站作用 打造履职新平台

  依兰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代表履职的方法和内容,完成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构建“九站一中心”的发展新模式,通过接待选民、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的沟通与交流。一年来,共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问题200余件。针对二手车商店占道经营、部分平房区雨季排水不畅影响出行、县内城区水冲式公厕较少、松花江公路大桥人行道存在事故隐患等问题,县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在代表联络站现场提问,政府相关部门现场解答政策、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和办理时限。

  通过开展“三联系、四进站”和“两做一当”活动,激励代表立足岗位作表率、作贡献、当先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巴彦县人大常委会

  在“建、管、用”上寻突破 开辟代表联络站实践新路径
  巴彦县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实现“10有”,统一建成接待区等4个必备板块,开发线上“代表之家”和“回音壁”2个板块功能。在代表联络站原有机构人员基础上,依托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网格,充实包括基层党组织书记、村“两委”成员等5个层面的队伍力量。各代表联络站结合自身实际配套N个创新板块,展现不同的建站特色。
  县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三簿二册一档”,做到记录详实规范、处理问题明晰、督查反馈及时。各代表联络站建立了“代表接待日”“代表议事日”制度,形成月工作计划及任务推进表。县人大精心选择月活动主题,亮身份、释民惑、听民声、汇民智;建立了县、乡人大联动机制,形成年度重点监督计划,推动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建立了代表联络站运行保障机制,县财政为每个代表联络站每年拨付2万元作为运行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建立代表活动机制,组织四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木兰县人大常委会

  创新开展工作 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木兰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了《木兰县人大代表履职积分考评办法(试行)》,明确对代表的评价标准和量化考评,代表管理制度和代表管理工作日趋完善规范,为开展好代表履职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
  县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如:木兰县新民镇过境路由于水毁车压,导致车辆无法通行,给群众出行带来严重困扰,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视察、听取专项汇报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汇报,强力推动工程立项和施工建设,确保这一困扰当地群众出行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大代表张全庚立足本职,利用社区“代表之家”,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法律问题,为百姓分忧解难,让群众看到了人大代表的身影,听到了人大代表的声音,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通河县人大常委会

  夯实站家“小阵地” 服务群众“零距离”
  通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人大代表和广大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全县667名四级人大代表组成的8个镇级代表联络站和41个村级代表之家,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致富有渠道”。
  “四联系”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的一个效果缩影。“四联系”指的是扫码联、热线联、卡片联和入户联。全县8个联络站和41个代表之家全部实行编号赋码印卡管理,667名四级人大代表均编组入站。每个站家一部热线电话,上班时间有专人接听;来站、家访问群众随手可扫其信赖的代表的二维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以领取代表的联系卡;同时规定每位代表每年固定联系选民或群众不少于10人。随着人大代表“四联系”渠道的开通,极大提升了群众向代表反映问题的便利性,人大代表能够线上线下同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有效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延寿县人大常委会

  发挥代表作用 推动民生改善
  延寿县人大常委会以“展形象、惠民生”为主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和作用,取得扎实工作成果。
  县人大设计人大代表“五进五送”百日主题实践活动载体,通过进广场、学校、社区、乡村、家庭等形式,以送法律、科技、文化、健康、关爱为着力点,组织全县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累计开展法律咨询、农业讲座、文艺演出、免费义诊、资助学生、敬老爱老等特色主题活动50余场次。特别在延寿县遭遇洪水灾害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全面参与到抗洪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中,累计为受灾群众捐赠生产生活物资400余万元,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相关事迹在全国人大网刊登报道。
  开展人大代表对民生项目投票确定并实施监督工作,组织人大代表成立监督小组,健全完善项目征集初选、人大常委会审议备选、代表票决确定、政府精准实施、代表依法监督、群众参与测评、项目完成情况和监督情况向代表通报等系统工作流程。全年召开民生项目监督工作推进会2次,协调会、对接会等7次,深入项目现场监督检查10余次。在人大代表的监督推进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项目建成落地,公办养老院项目投入使用,长寿山风景区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完成,为集中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更为乡村振兴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