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为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之智政协之能政协之为
市政协围绕哈市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文章字数:4671

  市政协十四届八次常委会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王越

  集思广益献良策,凝心聚力促发展。2023年,在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市政协始终围绕中心、守正创新,壮大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加大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协针对我市乡村经济发展、冰雪经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以高水平履职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政协之智、政协之能、政协之为。

  壮大乡村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壮大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对此,市政协围绕“壮大乡村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专题调研,并于2023年9月18日召开十四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协商建言。会议认为,发展乡村经济目的在富农,我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卸下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束缚,释放发展动能和活力。促进能人回归,因地制宜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激活乡村“造血”功能。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党建引领

  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办好农业、农民、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引领乡村经济发展壮大的“牛鼻子”。

  发展乡村经济,首先要解决好农村带头人问题,破解“不想抓、不会抓、抓不好,抓好抓坏一个样”的问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头雁作用发挥,健全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

  强化人才培训

  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进一步完善农村人才培训机制,深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头雁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开展针对性创业培训,对有创业需求和技能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青年,重点开展创业意识、创业项目指导等培训。实施致富带头人素质提升行动,针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相关新制度的出台建立培训专项,整合多方资源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更多的专业化培训机会,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平台,创新搭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平台”,增强对培训学校监管,减轻基层单位负担。

  完善基础设施

  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乡村产业兴旺、经济振兴发展,必须有较好的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做保障,还要有较为完善的土地、资本、环境等要素做保障。

  持续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建设,乡村道路交通建设应符合现阶段农民企盼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乡村电力设施建设,顺应乡村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对扶贫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应及时给予电网增容,让农民获益。

  不断强化综合要素保障,县乡两级应高度重视对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保障,帮助村级组织统筹管理使用闲置土地资源,特别是有好项目的村,应帮助解决用地问题,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用好用活用足“增减挂”政策,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

  创造交流条件

  为乡村创业带头人提供学习平台

  加强与发达地区交流学习,应选择一批资质潜力好、群众威望高、带动力强的村书记、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外出观摩学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上创新,不断提升发展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加强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我市农业科技基础较好,区域内大专院所科技实力强,现已形成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以及“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农业发展体系。各区、县(市)应组织乡村致富带头人,加强与大学、院所的交流学习,推进科技人才走进乡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流向乡村,对打造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与市场对接,乡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展销会,扩大了优质农产品在外域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每年选拔一批头脑灵活、干事创业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重点培养,积极推进产销对接,示范带动全市乡村产业发展。

  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之中。我市应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大胆改革创新,建立起更加健全的政策体系和更加有效的扶持措施,走出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学统筹谋划

  明确“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向

  “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重要环节,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也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对于提升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要强化科学布局,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发展民营经济、做强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强化入库培育,加强对中小企业培育,对于促进中小企业主动融入大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合作配套体系,与大企业产生合理的市场分工,提升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拓展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强化数字赋能,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提升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靠前精准服务

  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

  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关键核心技术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专精特新”企业多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且通过核心技术影响行业标准、形成行业话语权。加大产业生态构建力度,产业链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生态系统,培育“专精特新”必须与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结合起来。

  加大生产要素供给力度,加强人才智力支持,创造性落实我市人才新政“30条”,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全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加大全方位服务保障力度,把为企业服务工作放在首位,树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思想,做好全链条闭环服务,特别要在人性化、个性化、贴心化服务上下功夫、见成效,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把服务的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道理。

  强化金融支持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提质增效

  要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营造“专精特新”企业良好的成长环境。

  扎实做好银行融资服务,打通“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痛点堵点”,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企业多方融资,以基金为纽带,推广“投资+招引”“融资+融智”等模式,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强财政支持,鼓励支持国有企业、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投入力度,探索设立“专精特新”投资基金子基金,支持引导现有产业和创投基金投资“专精特新”企业。

  冰雪经济

  加快冰雪体育俱乐部健康持续发展 

  2023年5月,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加快我市冰雪俱乐部健康持续发展”开展专题议政协商。

  调研组认为冰雪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对拉动我市冰雪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尽快摸清共性问题、主要困难和发展瓶颈,增强政策支持,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帮助冰雪俱乐部发展寻求突破。应加快研究出台冰雪俱乐部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加强对我市冰雪俱乐部指导、服务和规范管理。应重点完善冰雪人才相关政策,更好发挥冰雪俱乐部作用,把人留住、用好。应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鼓励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冰雪俱乐部实行股份制经营,推动建立冰雪体育职业俱乐部,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冰雪俱乐部做大做强。应积极搭建冰雪俱乐部与文旅合作平台,推动俱乐部流量与旅游观光流量交织叠加,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点燃哈尔滨冰雪赛事经济 

  2023年5月,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哈尔滨冰雪体育赛事发展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并就创新多元化冰雪体育赛事模式、冰雪体育赛事营销推广、市场品牌建设、冰雪赛事与文旅融合等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组认为,应充分利用赛事效应,激活赛事经济,坚持以赛聚商、以商养馆、以商带产。应树立服务理念,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吸引更多冰雪赛事和企业落户哈尔滨,帮助企业享受到政策优惠,利用好体育产业扶持金等财政补贴手段,对举办公益性、群众性、青少年赛事活动予以政策倾斜。应合力组织冰雪运动品牌赛事,发挥政府、冰雪体育协会、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扩大冰雪运动赛事的品牌影响力,激发运动员参赛积极性,调动群众对冰雪运动赛事的关注度,有效促进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发展。

  建议速览

  关键词:低温储粮

  大力推广节能型冷藏粮食储备库工程技术,无论是从国计民生、国家粮食安全层面讲,还是从减少储备粮损耗、保证储备粮品质角度看,都十分必要。我市作为全省第一产粮大市,应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利用“冰天雪地”自然冷能,加快实施节能型低温仓储技术应用,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储粮保鲜和存储年限、仓储过程病毒害污染等瓶颈问题,努力把哈尔滨打造成“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关键词: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我市要坚决扛起省会责任担当,压实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责任。应保护黑土耕地资源,筑牢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根基,持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用心保护好黑土地这个稀有的“耕地中的大熊猫”,产出更多绿色粮、优质粮。加快种业科研攻关,夯实提升粮食增产“芯动能”,提高种植技术和灾害防御能力,多措并举提升粮食增产潜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工程菌和酶制剂技术

  生物经济,尤其是占据生物制造主导地位的生物发酵产业,是我省我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结合我市气候干燥、生物资源丰富、科研院所众多、技术和产品需求旺盛等有利条件,建议利用高通量基因编辑技术,建设国内首个工程菌和酶制剂技术平台,平台建成后,可将我市现有存量优势充分激活,汇聚全国优质资源,助力我市打造国内生物经济新高地。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既解决科技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又强化了企业知识产权资产意识,激发企业研发创新动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调动各方资源,扩大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本金,完善服务支撑,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平台,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应创新制度机制,各金融机构应细化科技企业、中小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积极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科技信贷产品,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破解融资难题、注入金融活水。

  关键词: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新引擎,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核心驱动力、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新通道。应以跨境电商为切入点,以头部企业引培为突破口,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努力开创实现对俄贸易跨越发展的新局面,进而为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对北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作出哈尔滨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影视产业与数字装备

  影视产业是发展活力强、市场潜力大、市场化较高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是易于与省市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中俄全面深化合作的大背景下,发挥我省我市文化旅游和历史文脉的独特性,整合现有影视产业和相关装备资源,外引俄罗斯的影视传统优势,着力构建以影视基地为核心的影视产业链,提供“影视+文旅”的新经济增长点,可以实现以影视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力推动我省文化振兴发展战略取得新突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