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习近平的敦煌情
文章字数:3257

  (上接第一版)
  敦煌情,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情怀的生动写照,更是面向未来的深谋远虑——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保护好是第一位的”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在雄壮激昂的乐曲声中,满头华发、身形清瘦的樊锦诗缓步走向授勋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授勋台正中,微笑着与这位“敦煌的女儿”热情握手。
  “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
  “是的,总书记,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
  治国理政的千头万绪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如此挂心敦煌的雨水?
  就在此前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樊锦诗汇报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敦煌文物保护的自然因素,水是其中之一。
  “游客目前是否超量了?超负荷情况怎样?”“近年敦煌下雨多了?”……座谈会上,从游客数量到自然灾害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问得特别细致。散会的时候,总书记又在门口停住脚步,特意叮嘱大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过于商业化。”
  樊锦诗一直很感叹:“总书记关心的,都是敦煌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曾这样深情告白。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一幅描绘从正定、太原到五台山方圆五百里山川风貌的五台山图,勾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忆。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经常走访县志里记载的古寺、古塔等文保单位。
  在隆兴寺调研时,习近平同志看见一块碑,上刻朱熹题写的“容膝”两字。旁边还有一块隋碑,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很多地方已经风化。
  当时,习近平同志对工作人员说,“以后不能拓碑了,要把朱熹的题字碑封存起来保护好,那块隋碑也封存起来”。
  后来,敦煌研究院的文物工作者还曾前往正定隆兴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留下一段特殊的缘分。
  30多年后,置身莫高窟第61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这块隋碑,回忆起保护正定历史文物的点点滴滴。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跨越数十载光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着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情感,身体力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馆内的兰台洞库。洞库顶部,取材自敦煌唐代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尽显东方美学神韵。
  “盛世修文。”在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起这个词。“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但每一个时代都有一批人精心呵护它们,保留下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一是平安稳定,一是有强烈的民族文化保护、建设的意愿,再有有这个能力。条件具备了,那就及时把这件大事办好”。
  这又何尝不是对敦煌的寄语?
  近400年无人管理,历经战乱、偷盗、破坏……走过无数个日升月落,历经多少次九死一生,敦煌石窟才终于来到今天,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明珠拂尘、重现光彩。
  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行走在莫高窟窟区。洞窟外加固后的崖体,与周边风貌浑然一体。
  赵声良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中央拨出巨款开展莫高窟危崖加固工程,抢救维修了莫高窟。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财政拨出专款,极大改善了敦煌研究院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照,凸显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伟大时代的波澜壮阔。
  敦煌研究院内的国内首个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里,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专心记录着各项数据。
  实验室自2020年正式投运,分为夏季仓、冬季仓和风雨仓,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的环境。从莫高窟等地取来的土石样品将经受各种气象条件的考验,从而揭示石窟寺风化的奥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总书记的勉励,一直鼓舞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莫高精神正代代传承。莫高窟历尽沧桑的壁画前,殷墟遗址的考古工地上,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里……千千万万的文脉守护者,悉心呵护着中华大地上的文化瑰宝。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在福建全力保护三坊七巷、拨款支持鼓浪屿八卦楼修缮工作,在浙江保护良渚遗址这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古老文脉矢志不渝的保护,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景无限荣光——
  “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兰州,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一楼中厅展柜上,2022年推出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勘录》格外醒目。
  2019年8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这里,总书记再次提起了敦煌。
  副总经理富康年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敦煌文献涉及方方面面,是丰富的历史资料。这几年,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出版了一大批与敦煌、简牍相关的图书。”
  敦煌藏经洞,记录着一段“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彼时国力衰微,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在莫高窟藏经洞参观时,习近平总书记主动讲到王圆箓道士发现藏经洞的经过。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盛才能文化繁荣。”
  2023年4月,“数字藏经洞”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原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
  动动手指,用户便可扮演不同角色,“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与洪辩高僧等历史人物进行互动,感受洞窟营造、放置经书等不同场景,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
  “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下,“数字敦煌”一步一个脚印,正变成现实。
  敦煌,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
  使者张骞凿空西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反弹琵琶乐舞千年……历史长河奔涌,莫高窟数百个洞窟中栩栩如生的壁画上,留下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印记。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只有心怀自信的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激荡中屹立不倒,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敦煌,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不朽见证。
  带着这样的包容与自信,敦煌以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
  回顾敦煌学百年,从早年重文献,到后来补史、证史,而今,学者们正努力更进一步,让“冷门绝学”不绝、“国际显学”更显。
  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郑炳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敦煌通史》的编写情况。如今,这套书已经出版,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从敦煌保护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相关保护理念与技术,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这些理念与技术已应用在5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并开始走向吉尔吉斯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饱蘸历史之墨,书写新的历史。
  当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以数字化方式回归故里,当古老壁画中的九色鹿经由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丝路花雨》的翩跹舞蹈惊艳世界,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被彻底改变……“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期待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古老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召唤下,古老的敦煌绽放青春的芳华,为亿万中华儿女积淀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记者 向清凯 施雨岑 王鹏 张钦 张玉洁)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