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三上”举措推动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
文章字数:1141
  (上接第一版)
  “新机械”上阵 转运模式再升级
  前不久,道里区生活垃圾分类办举行了“践行垃圾分类·共筑文明冰城”生活垃圾分类车辆交接仪式,将30辆全新生活垃圾分类倒运车正式发放给各街道办事处。
  新生活垃圾分类倒运车装运方式便捷灵活,通过电控液压式尾板升降装置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箱体密闭性强,解决了垃圾渗漏污染环境问题,为及时高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工作提供强劲支撑。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倒运车下发后,将全面充实垃圾分类转运硬件力量,进一步完善道里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增强各街道办事处分类收运能力,不仅避免了生活垃圾在分类转运过程中散发异味,更可以确保整个转运过程中垃圾“零落地”,切实提升全区厨余垃圾倒运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这30台新型转运车分为电动版和燃油版。其中,电动版主要在居民庭院内使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汽车尾气对社区环境的影响;燃油版由于续航里程更长,主要用于从居民社区到各个生活垃圾转运点间的转运使用。
  “小萌管”上岗 引领绿色生活常态化
  10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培训会在道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来自北京的垃圾分类达人高海生老师现场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北京地区先进的“垃圾分类小萌管”模式。道里区垃圾分类办组织区教育部门、学校及街道和社区垃圾分类一线人员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我们把北京垃圾分类小萌管的模式引入了社区。”道里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李冬雪说,针对家庭厨余垃圾分类难的实际情况,“垃圾分类小萌管”模式让学生以“分类者”的身份,监督记录家庭日产厨余垃圾量,将正确分类的生活垃圾投放至分类收集容器中。学校班主任老师以“每周一问”的方式,组织学生分享一周内家庭的垃圾分类情况。示范社区将建立“垃圾分类优秀家庭”评选制度,对积极参加各类垃圾分类活动的学生家庭,优先评为“垃圾分类优秀家庭”,让学生的个人荣誉与家庭荣誉挂钩,进而提升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积极性。
  如今,道里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借鉴北京地区先进模式,牵头组织工农街道、丽江社区、群力实验小学校及群力街道、群力家园社区、东湖路学校,开展了“桶前值守一小时,社区建设一份力”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培训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社区,现场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常识、管理办法以及智能箱房具体操作流程等,不仅提高了孩子们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更让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者和文明生活理念的倡导者。
  截至目前,道里区先后有100余名“垃圾分类小萌管”在社区上岗,他们深入群力家园C区、群力新城南区等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小萌管”们深刻认识垃圾的定义,切实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通过小手牵大手,辐射家庭和社区,营造全社会都来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