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回家乡开办汉语班、穿汉服四处打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培养的留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发展成长,推动着文明交流互鉴——
撒下2000粒“种子” 开出一片“友谊花”
文章字数:2309

  陈儒决(后一)为越南学生讲解来华留学申请要求。

  留学生参加东北林业大学组织的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  
  高春梅 陶知言 石晓飞 本报记者 王铁军
  在前不久东北林业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文化节开幕式上,学校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也门共和国驻华大使Dr.Mohammed Al-Maitami先生向东北林业大学签发的感谢信,表达对学校来华留学工作的认可和中也友好的诚挚祝愿。也门籍留学生卡卡西也送上寓意“勇气”和“友谊”的“弯刀”礼物。
  在家乡开办汉语班,学习中国书法、武术、针灸,用在中国留学学到的知识推动家乡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在积极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中,培养的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展成长,推动着国与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越南留学生把汉语班开到家乡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也是越南留学生陈儒决千里求学后回国创业的第十年。
  2013年,陈儒决来到中国求学,成为2013级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他也是东北林业大学招收的第一个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留学生。2016年,在中国新的来华留学政策的支持下,陈儒决申请攻读东北林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陈儒决回国成立越南时代国际教育公司,致力于推广汉语学习、输送来华留学生,为越南学生来华留学深造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倡议让我看到国际教育这个行业的前景;另一方面,我想兑现和老师们的承诺——真正成为一个中越文化的交流使者。”陈儒决说。
  从招生来源、输送途径,到教学效果、家长咨询……陈儒决事事都亲力亲为。在公司成立的四年多时间里,陈儒决的公司已经与越南两所大型国际学校联合开发了高中汉语课程,包括制定1至12年级的汉语教学计划、编写汉语教材、制作视频学习资料等。
  截至今年,陈儒决的培训班里有2000余名越南学生通过了相应等级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与此同时,陈儒决经常鼓励优秀的越南学生申请到中国高等院校攻读学位,“特别是我的母校东北林业大学,那是最能让我安心托付学生的地方。”陈儒决开心地说。“我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一带一路’倡议在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各方面带来的成果,让我和同事们感受到连接的重要性,人类的命运是相连的,这件事很难被描述或量化,就像母校的老师给予我的那样,我同样愿意用自己的能力,让中国与越南紧密相连。”
  助力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周卡是埃塞俄比亚人,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目前是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EWCA)野生动物研究与发展部首席执行官。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周卡在中国留学时最为深刻的感受。他认为,很多中国的理念和政策在埃塞俄比亚乃至全球都同样适用,这让他在留学期间就重新梳理了保护特有和濒危野生动物的思路。
  现在的周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统筹多部门的50多位野生动物专家和生态系统研究员,在非洲守护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生生不息。“我在中国期间的学业成果和实践经验,对现在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带给我的经验,是支持我监督和指导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基础和资本”。
  不久前,埃塞俄比亚创新与科学部、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东北林业大学和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建设好“中埃塞野生动物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这让周卡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搭建好这个国际科研平台,让中埃塞乃至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加入进来,并保持稳定的科学合作,助力两国甚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哈尔滨素有“播音员之乡”的美称,周卡留学期间,他的儿子卡优正处于语言爆发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汉语表达。在周卡和妻子的毕业典礼上,卡优在镜头前拱手作礼:“祝爸爸妈妈毕业快乐!”落落大方的神态和流利标准的发音引得台下掌声雷动。除此之外,周卡还送儿子参加了中国武术培训班。
  周卡回忆道,在东北林业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很多活动,有国际文化节、京剧赏析、茶艺课……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喝茶的习惯。周卡说,中国文化的深厚和包容性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在中国学习和经历的一切,让他体验到了独特的东方之美,感受到了东方古国雄浑的脉动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日常
  来东林的留学生,时间最短的3年,最长的7年。中国的语言交流、饮食习惯、娱乐休闲等生活方式慢慢融入了他们的日常。
  一头红棕色的短发、白皙的皮肤,一口流利的汉语,俄罗斯女孩达莎如今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研三的学生。如果不是外表的肤色差异,从她的语言交流中很难听出她是外国人。
  出于对中医文化的好奇和热爱,2014年的时候,她来到哈尔滨,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推拿,后来申请了东北林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她的生活和习惯发生了无声的变化。喜欢吃东北的锅包肉、枣泥馅儿的月饼、猪肉玉米馅儿的包子,喜欢过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喜欢穿汉服和朋友们在中国各大名胜景区打卡,喜欢在室友或者家人生病时用针灸推拿帮助他们康复……她还幽默地说:“我现在每天讲汉语的频率多过俄语太多。”
  从个人职业发展,到日常生活,一粒粒“种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牵引下,慢慢发生着变化。十年间,东北林业大学先后与1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派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达300余人,培养了沿线国家和共建国家留学生2285人,不断续写着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故事,让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辉。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