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全市老区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市老区建设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摘登
文章字数:8598

  本报记者 杜菲菲

  近日,哈尔滨市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中国老促会和省老促会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全市老区发展和老促会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据悉,近年来,市老促会紧紧围绕市委部署,聚焦乡村振兴、弘扬老区精神、发挥独特优势,千方百计动员各方力量投身老区建设,凝聚推动老区建设的强大合力。会上,为老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部分单位作典型发言,交流经验、共促提升,奋力推动全市老区高质量发展。
  配强班子建强组织凝聚人才 助推革命老区发展建设
  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重从配强班子、建强组织、凝聚人才等方面,全力以赴助推革命老区发展建设。
  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强化老区建设工作领导。坚持以推进干部“熔炉计划”为抓手,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老区发展建设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区、县(市)领导班子换届,统筹全市干部资源,着力优化老区领导班子配备,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配齐配强老区党政班子正职,提升老区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实现了每区都有熟悉经济项目、城建城管、科教文卫的领导干部,每县(市)都有熟悉县域经济、“三农”工作、社会治理的领导干部。大力培养选拔老区优秀年轻干部。2021年以来,为老区选配年轻干部45人;换届后,结合年度考核,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入库储备老区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32人。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强化老区建设组织保障。坚持以推进基层党建“磐石计划”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扎实推动老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切实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做好党建引领“强乡赋能”改革,抓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扎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冰城头雁”工程,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持续开展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制发《哈尔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5年)》,大力发展富民立村产业。建立了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联系包保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制度,从市管党费给予红色村建设支持,并为每个红色村至少安排一个产业项目。目前我市已获批5个红色村。
  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强化老区建设人才支撑。坚持推进人才工作“丁香计划”,把人才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老区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加大科技惠农服务力度。在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和9县(市)开展市级特派员选派工作,共计派驻科技特派员465名。持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面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等人员,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农技推广技术培训、助春播直播季等农技培训活动70余次,培训学员7000余人次。鼓励人才入乡返乡创业创新。出台“人才新政30条”,制定68项配套细则,在职级待遇等方面对老区给予政策倾斜。定期开展“丁香人才周”校园招聘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和9县(市)及所属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工作。
  聚焦项目引领 务实推动革命老区建设发展
  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发改委积极发挥对上争取职能,聚焦项目引领,积极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十四五”以来,经过全市努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GDP超过百亿元的老区县(市)达5个。
  重规划、提认识,积极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动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和老区地区制定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任务清单和工作落实方案,2021年至2023年,以老区地区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在建项目144个,总投资141亿元。以“4567”产业振兴新体系促进老区产业发展,有力推进各老区地区粮油、乳品、肉类、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支持老区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我市印发《哈尔滨市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体方案》,并指导老区地区同步编制本级方案。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老区地区捐资捐物,先后为尚志等革命老区捐献价值12万余元物资,协调山东国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五常市捐款500万元,助力老区地区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办实事、惠民生,推动老区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实施。充分发挥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专项牵头推进工作职责,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延寿县、方正县上榜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推动医疗救助能力提升。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宾县、依兰县、木兰县、呼兰区救助管理机构维修改造项目和延寿县消防设施改造项目纳入省福彩公益金建设项目库。推动人居生活环境改善。2021年以来,分别组织五常市、延寿县、依兰县申请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资金支持,有效改善了老区地区人居环境。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积极推进革命老区地区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自2022年以来,9个革命老区县(市)累计实施推广以工代赈项目30余个,带动革命老区群众1000余人就业,有效推动了老区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资金、强争取,推进老区高质量发展。2021年至今,经由发改委上报并获批的全市老区地区177个重点工程项目,累计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4.5亿元;经由发改委上报并获批的全市老区地区72个重点工程项目,累计获得政府专项债券支持35.54亿元,助力老区建设扩容提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组织五常市、方正县、宾县、双城区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
  凝聚巾帼之力 助力老区振兴
  哈尔滨市妇女联合会
  近年来,哈尔滨市妇联把老区妇女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发挥群团组织职能优势,密切联系老区建设发展形势,在思想引领、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关爱帮扶等方面,积极助力老区振兴发展。
  提高站位聚民心,团结引领更有“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成立“薪火”宣讲团,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推动老区振兴发展的巾帼力量。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拓展寻找“最美家庭”内涵,动员组织老区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注重挖掘各具特色的家书家规家训等资源,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亲子阅读线上展播主题活动,以更良好的家风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靶向施策增信心,助力发展更有“精度”。持续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面向老区妇女骨干、基层妇联干部和返乡下乡创业女大学生、女农民工等群体,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电子商务、手工制作等示范培训,6000余名种粮大户、女致富带头人参与学习。举办“巾帼生态小菜园”创建活动,培育巾帼示范基地,带领老区姐妹增收致富。通过在全省“家庭网购节”开设哈尔滨专场等方式,以更宽平台让老区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好。
  牢记宗旨暖民心,服务妇女儿童更有“温度”。不断加大城乡困难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力度,推出“七癌健康保险”惠民项目,深入实施99公益日“春蕾计划”“优才奖励”“爱心午餐”“爱心护学”“阳光操场”等公益爱心项目;积极争取资金,为延寿县玉河镇火星村修建沟渠等基础设施,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慰问困难群众、对接产业项目,用心用情用力提高老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担当作为筑同心,参与防汛救灾更有“速度”。面对洪涝灾害,团结动员广大老区妇女干部群众全力参与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展现巾帼担当。第一时间赴双城、尚志等地开展慰问活动22次。邀请市农科院农业专家送科技到村屯,为灾后秋收冬藏进行农业技能指导。开展灾后慰问及心理援助服务,聘请10名心理咨询专家、律师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和家庭、一线救灾人员、巾帼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和法律服务。联合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为受灾群众提供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和养老护理员、育婴师等就业岗位,助力恢复生产生活。
  扛起政治责任 扎实推进老区建设工作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帮扶、农产品市场开发、乡村综合治理等工作上向革命老区倾斜,持续推进老区建设工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向老区倾斜,2019年,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97.975万亩,其中,仅在延寿、尚志、方正、五常、巴彦、通河、宾县等老区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就达到55.475万亩,占全市建设总面积的56.7%;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为79.5万亩,其中,在老区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达到54.35万亩,占总建设面积的68.3%。2021年和2022年,老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分别达到56.415万亩和76.73万亩,分别占当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63.2%、69.6%。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增强了老区农作物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
  大力推进产业帮扶。结合产业帮扶和老区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构建优质稻米、肉鸡、食用菌、光伏为主,各类“种养加”小项目和庭院经济为辅的产业帮扶格局,在延寿、方正、尚志等县市,积极谋划发展延大牧业肉鸡产业项目、方正稻米产业项目、尚志食用菌产业项目,有效推动了老区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帮扶项目777个,带动脱贫户29788户、脱贫人口61668人,户均年增收1688元。
  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积极打造老区本土农产品品牌,紧紧围绕水稻、食用菌、畜产品等老区优势特色资源,打造了一批以方正大米、延寿大米、尚志黑木耳、巴彦生猪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成为拉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在北京、深圳、成都等省外大型展销会活动中向老区企业倾斜,在展销会上单独布设扶贫展销摊位,占我市摊位数量的10%,专门用于宣传推介老区农产品,助力老区产品走出去。
  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改善老区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目前,全市老区村已全部开展清洁行动,基本实现了保洁常态化。在开展改厕质量提升行动中,也把老区改厕工作列为重点,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改厕106296户,其中,仅三个老区县延寿、尚志、方正和五常、巴彦、通河、宾县的老区村就完成改厕近3.7万户,占全市改厕总量的35%。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2022年我市共获批7个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般政府债券项目,惠及松北、呼兰、木兰、巴彦、尚志5个区、县(市)40个村屯。
  提高站位 助力老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哈尔滨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把解决老区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升老区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支持老区教育事业振兴发展。
  扛起政治责任,改善老区学校办学条件。把推进老区教育发展摆上重要日程,印发了《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服务老区振兴发展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措施。优化老区学校网点布局,推进实施《哈尔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20—2035年)》,将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村小学和教学网点,合并到规模大、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改善老区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老区学校办学质量。近年来,市教育局不断加大招聘、培训力度,充实老区学校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通过“特岗计划”招聘、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校园招聘教师等多种渠道,补充老区紧缺学科教师缺口。近3年,我市为老区补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1282人,招聘255名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校园招聘教师2382人,极大满足了老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深化对口帮扶,形成促进老区教育发展合力。办好老区学前教育,确保老区每个乡镇至少办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依托中心园设立分园。在全市建立6个学前教育1+2联盟协同发展合作体,加强对老区学前教育的业务指导。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发展,组建了3个市级联盟、40个县域联盟,389所成员学校参与其中,实现老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帮扶计划,依托21所领航学校、示范学校,对9县(市)34所县域高中实施全面托管帮扶,实现帮扶全覆盖。着力提升老区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服务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济困助学,保障贫困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全面推进济困助学工作,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建设,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底数清、分类明、资助准。仅2022年,我市资助老区学生3.94万人次,资助金额5144万元。持续开展捐资助学,自2010年起,市教育局连续10余年先后为10余所老区偏远贫困学校,送去计算机、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课桌椅等大批急需物资,累计价值540余万元,改善了老区学校的办学条件。
  履职尽责为老区人民健康服务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卫生健康委注重发挥行业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市老促会,为老区人民提供优质健康服务,护佑老区群众生命健康, 助力革命老区建设。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坚持每年召开专题会对老区健康服务工作进行安排,自觉弘扬老区精神,积极发挥行业作用,全力支持参与为老区服务工作,着力解决老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老区人民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保障。积极配合市老促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为老区服务活动,助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
  履职尽责,保障有力。作为健康扶贫工作牵头部门,围绕让贫困群众“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一目标,先后出台配套文件20余个,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和实际报销比例均处在全省首位。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构筑起“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三重保障机制。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建设县级临床重点专科79个,乡村医疗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全市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7.4%。政策保障机制有效落实。落实“三个一批”行动,实施分类救治,确定市一院等12家三级医院和部分县级医院为定点医疗机构,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大病专项救治专家团队,集中开展救治工作。创新实施“千医万户”连心工程。组织全市770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616个医疗队和138个预防保健队,下乡进村入户开展“六个一”活动。
  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在市老促会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持续开展了“我为老区出趟诊”“白衣天使乡间行”“白内障复明工程”等系列主题活动。每年组织系统内临床专家到6个偏远革命老区村屯义诊,3年来,市直各医院共派出医疗专家400余人次,为老区群众进行义诊和健康检查3500余人次,发放价值18.6万余元的常用药品,深入百余户贫困病患家庭。
  创新思路,着眼未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强化老区当地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建设,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市、县、乡医院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开展为革命老区卫生支农义诊活动,为老区人民健康服务。
  发挥文旅资源优势 服务革命老区发展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文旅优势,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丰富文化滋养,积极向打造“两座金山银山”要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和促进我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提高老区人民文化获得感。坚持文化赋能革命老区建设,不断完善革命老区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服务功能,乡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成率达到92%以上,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福祉。深入实施“蒲公英”计划,广泛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每年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文化培训400场以上,组织送戏下乡100场,开展各项群文活动3000余场。与市老促会连续多年开展为老区人民送图书活动,自2020年至今,为老区人民送去文学、历史、医疗、种植等各类图书1.3万册。
  挖掘资源、打造亮点,增强革命老区发展活力。先后编制了《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把革命老区旅游发展纳入重要日程,在守好红色根脉、践行绿色发展、打造冰雪旅游上争先示范,构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辐射周边的老区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方正县双子山森林公园、罗勒密山景区,尚志市红豆杉景区、巴彦县壹台山景区、通河县清河林区旅游景区、铧子山地质森林公园等成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对赵一曼烈士纪念馆、赵尚志烈士纪念馆、第四野战军纪念馆、鸡冠山抗联遗址、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等纪念馆和景区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扩大展出面积、加强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借助特色旅游资源,还推出生态避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冰雪体验、红色研学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加快老区建设、老区振兴、老区发展。
  传承文化、弘扬基因,推动革命老区精神发扬光大。近年来,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各县(市)的共同努力下,全面焕活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打造革命老区精神文明高地。革命老区充分利用历史类、遗址类纪念馆、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活动,鼓舞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血脉。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将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纳入干部培训中。通过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涵,我市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老区遗址已成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近3年来,我市各红色景点游客总人数达到4150万人次。
  大力弘扬老区精神 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尚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尚志市老促会围绕老区工作实际,按照哈市老促会的工作部署,广泛深入地宣传尚志老区的历史,宣传革命英雄事迹,奋力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特点,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始终不渝地把宣传老区历史、弘扬老区精神放在老促会工作的首位,采取多种形式,把老区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编印《珠河抗日斗争史料选编》、出版发行《尚志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等宣传材料、书籍,创作红色文化歌曲,利用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诞生日、牺牲日等集中开展宣传纪念活动,与尚志市关工委、尚志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弘扬老区精神新作品演唱会”,让老区历史家喻户晓,让老区精神入心入脑。把编印的宣传有关老区历史、缅怀英烈等书籍发放至中小学校,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一曼精神”征文大赛,举办“缅怀先烈、弘扬老区精神”书法展,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力发掘红色资源,陆续发现、挖掘整理了抗联密营等遗址近百处,初步形成新发现红色遗址材料40余篇。保障《中国老区建设》编委会和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及东北抗联精神研讨会在尚志市顺利召开,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扩大老区影响。大力宣传新时期发扬老区精神,使老区精神得以发扬和光大。
  不忘初心,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坚持帮老区之所需,急老区之所急,解老区之所困。协调市老促会为黑龙宫镇、乌吉密乡人民送医送药,共有300余位农民接受诊治。协调哈尔滨市图书馆为一曼村送去2000余册图书,扩大了村图书室的规模,方便群众阅读,丰富了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与哈市乡村振兴部门协调为黑龙宫镇、乌吉密乡解决资金10万元,用于部分村屯道路维修。助力一面坡镇九江村60多户村民“吃上”自来水。
  牢记嘱托,加快老区建设步伐。今年8月,尚志市遭遇洪灾,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灾区人民群众积极自救。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尚志灾区,深入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关怀厚爱,让大家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尚志市老促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革命老区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精准站位、注重实效,力争老促会工作再出新亮点,再登新台阶。
  传承红色文化 加快老区振兴发展
  延寿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延寿县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延寿县老促会积极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能、主动担当,推动老促工作取得扎实成绩。
  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为老促工作奠定基础。延寿县委高度重视老促会工作,主要领导深入老促会调研,有力解决老促工作实际问题。《黑龙江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促进条例》公布后,县委迅速召开常委会学习领会条例,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为提高基层单位对老促工作的重视,由县委办对老促会重要工作直接下文并督办;县组织部门为老促会输送优秀退休和青年干部;县委县政府帮助老促会拍制宣传教育片,大力支持老区红色历史书籍编写工作,老区精神守护传承工作得到有效支持。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加快老区发展建言献策。凝聚老区加快发展共识。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延寿县老促会及时安排部署,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召开全县老促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专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部署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并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干部学习培训班。组织全县老区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与尚志市老促会联合举办了“喜庆党的二十大,弘扬老区精神”书法展,围绕尚、延两个革命老区的红色历程、伟大成就、人物风采,展出两地作品,互赠自编书籍和学习资料。积极做好老区振兴调查研究工作,围绕空巢村、老区乡村振兴发展、老区农民持续增收等课题,先后深入5镇20村开展调研,其中《能人带动,兴业富村》被选入2022年《黑龙江省老区乡村振兴发展典型经验汇编》;《党建引领新产业,老区增收谱新篇》等13篇调研文章分别在中国老区网和黑龙江老区刊物发表,部分调研意见被县委、县政府采纳。
  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主业,为加快老区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先后编写了《战“疫”诗选》《延寿老区脱贫攻坚故事——闪光的足迹》《赤子丹心谱芳华》《丹心·逐梦》4本传承红色精神的书籍,投入力量建成“革命老区图片库”。成立老区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县老促会各成员单位和全县各基层老促会积极参与老区精神宣传,2020年累计在县以上媒体发表各类稿件700余篇(条)。组织延寿县文艺人才连续三年进行专场文艺演出,用心讲好老区故事。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