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万亩江湾“聚宝盆” 致富路上新“薯”光
通河县科技助农实现稳粮增收,迈上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文章字数:1376

  农技专家魏冲查看丰收的马铃薯。  
  徐研 张进 本报记者 罗彦坤
  冰城九月,大田庄稼尚未开镰,通河县祥顺镇的万亩江湾地提前迎来收获季。随着拖拉机轰鸣驶过,圆滚滚的土豆瞬间堆起“小山”,在“江湾课题组”的助力下,一幅科技助农壮美丰收图景徐徐展开。
  江湾马铃薯打开增收路
  抓起一个比拳头还大的土豆掂了掂,村民徐凤海的脸上露出笑容:“这片地已经连淹好几年了,以后咱再也不怕了。”讲起这些年与洪水“打游击”的经历,徐凤海深有感触。最开始,大家都在江湾地种水稻,后来又改种抗涝性较强的玉米,但怎么都不行,只要赶上涨水,就会前功尽弃。
  今年,乡亲们接受了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湾课题组”的指导,开始种植马铃薯,抢在汛期来临前就能完成收获。南六方村党支部书记于飞介绍,其实,这片地里的土豆早就成熟了,大伙看没涨水,天气又很好,就将收获期推迟了一个月。这样,每亩地又能多收几百斤,今年亩产能达到四五千斤,收益在3000元以上。
  “慧”种田取得成功,看得乡亲们眼热,大伙都找到村党支部表示,愿意加入合作社“一起干”。于飞全都答应下来,他说:“今年播种和收获的农机都是借来的,明年咱得自己买一套新的。这几天,合作社正在与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商讨,筹划着明年引进新品种,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目前,通河县已建立了两个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祥顺镇、一个在清河镇。江湾地选择适宜种植的“短平快”农作物,抢在涨水前收获,实现稳粮增收目标。
  调优种植结构推行农业“三减”
  “铁牛”飞驰、土豆离田、秸秆还田……完成收获后,通河县肥沃的江湾地将重新归于沉寂,开始新一轮休养生息。
  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魏冲告诉记者,连年过水给江湾地带来了丰富的有机质,加速秸秆腐化培肥地力,这片地甚至不用施肥。这里的土壤已经沙化,正是马铃薯喜欢的沙土地,透通性好、土温高是江湾地马铃薯夺得高产的关键。
  调优了种植结构后,通河江湾地的农业“三减”效果显著。马铃薯种植不施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绿色种植的优质马铃薯赢得了市场认可,卖出了溢价,获得了更高附加值。
  昔日洪泛地,今朝“聚宝盆”。在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示范引领下,乡亲们转变思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迈上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插上科技“翅膀”稳增收
  通河县共有23万亩农田位于江湾地,横跨4个乡镇,以往只是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主粮”作物,凭借土质肥沃,粮食亩产量经常会蹿高,只是难以摆脱“看天吃饭”的命运。自从成立了“江湾课题组”,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乡亲们“慧”种田的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增产增收有了强大保障。
  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减灾保产江湾课题组之时,正值江湾地接连三年遭遇洪水,乡亲们处于“风险焦虑和弃之可惜”的思量中。
  经过论证、实践的减灾保产种植技术送到农家,及时消除了大伙儿的顾虑,迎接“江湾课题组”专家的是乡亲们渴求丰收的目光,农技专家“驻”进江湾地,与大伙儿并肩劳动,从春种到收获全程参与,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转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挺不容易的,推广一种新的作物往往需要几年时间,但江湾地的种植推广却进展迅速,这是因为乡亲们相信‘江湾课题组’,相信科技种田能实现增产增收。”魏冲说,今年的丰收成果不错,这种模式明年将继续推广,种植面积预计增加到10万亩,让新农技走进更多农家,让科技种田惠及更多乡亲,造福于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